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似乎有一丝细细的声音在宽阔的夜里泣诉,是箫笛,还是琴弦?
朦朦胧胧,从噩梦一般的昏迷中苏醒。说是深秋,其实秋已经远去,不肯脱离指枝头的霜叶摇曳着寂冷的身影,仿佛是一只飘渺的孤鸿。在深远的夜空徘徊又徘徊,总也找不到能够栖息的一枝。
十月的深夜,撩人心痛的月光,穿越木格窗棂,伤了一个欲眠却又难眠的人。大难刚刚过去,伤口虽然结痂但还在滴血。月光啊,你是诗人苦涩的宿命。
披衣而起,步入月色,孤独的门深闭在无边的夜里。
去往承天寺的山野小路崎岖坎坷,仿佛是谁的一生。远远地望见,寺院里那熬夜的窗口,还透着寂寞的眼神。两个沦落天涯的知己,各自揣着一颗相似的心,像怀抱一把小琴,用最柔软的音符,在一个声部上倾诉命运的交响。月光也知音,哭泣得满地潮湿,松柏斑驳,竹影参差,幻化做月光的满腹心事。
月光是红颜,松柏做知己。这远离朝廷的山寺可消得半世漂泊?诗人和友人在如水的月光里,捡拾了一夜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