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最切身体会的东西,是丝绸。因为自身的不足与兴趣爱好所导致的挑选过程,走了许多的店。印象最深的一个店里,放着桑叶与蚕,吐丝成茧的那个小小过程的演示。一见到的伊始,怔住了。有风有云的变换,要去穿越,去到养蚕采桑的某个年代。男子的朝服,女子的衣裙。吃着桑叶的蚕吐出了丝,从而柔和与华美。不得不说,现在以桑蚕而得的柔韧丝帛,是一个迷人的发展过程,是人类生活品质飞跃的象征。
记得,那桑树之上,有一种果实,叫桑葚。记得,那个葚字很不好写,幼年时记不住,常常会避开了要写这个字,而只是说。可一说到,口水就想要流的,那桑葚,很好吃,不似现在各大超市的味道。葚的果实乌紫,大致可以称为当年里的琼浆玉紫里的“玉紫”,其果汁甜润微涩,吃过之后总是满嘴流紫。乡野无东西,那确是最好最美的味。慢慢地,才知道桑葚中的极品,是一种玉白的,在书中有过记载,唤为“珠玉 ”。食之口舌生津,是桑葚里的贵族,其色其名都让人想到净洁丰润的女子。
桑葚是女子。
那个桑葚的女子,是一团时间的丝线。女子用这丝线织成布匹,再绣上草花和鸟虫,把自己裹在里面。窗帘,床单,衣裙,天凉时的披肩,连鞋子里,都要垫上绵软的一层丝绸。丝绸的柔软,她住在那里面。与其说她住在里面,不如说,她只记得与桑有关的任何东西。丝绸,不过是蚕儿吃了桑叶,长大后吐下的丝织成而已。她的从小的家,从前有棵桑树。
四月采桑,有小孩儿过来她家讨桑叶,养蚕,好玩。成群的孩子中,有个长她一些的大男生,不爱说话,只是笑笑地采一片两片,就算她家里的长辈叫男生随意些,他依然只采一两片,然后做了贼似地,一溜烟不见。桑葚慢慢熟了,蚕儿还未到吐丝时,一如古时的诗经与南风。高高的树上小小的男子总是最最贴近着他的小小女子,要帮着她采下来,洗也不用洗地看她吃。他总是不吃,总是看着她吃,一口一个,就好像他自己也在吃。不久后,女子随父母北迁,一别无音讯。女子再回故园,父母差不多是告老还乡的那一种,一别20多年。女子回乡看父母。想起儿时记忆,当年的人与物。桑树在各种拆迁中,早已不知去了哪里。人,早已各自非了。偏偏遇上了。遇上的山道,也变了模样,男子接小孩子散学归来,女子陪父母外出散步养生。小孩子手中拿着一盒桑叶,透明的盒子里,几条蚕宝宝在吞噬着几处幼幼的桑叶。女子猎到艳物一般惊叫了起来。男子笑笑地,一如当年地看着她。
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卫风·氓》里面说,男子拈花惹草,犹如斑鸠食桑葚而醉,晕头转向,找不到回家的路。她是变心的婚姻换得了孤身的一人。都市中的生活,早已支离破碎的心。回得乡下,虽是探亲,但桑麻生活,最是人间向往。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寻寻觅觅许多年,兜兜转转许多年,回到从小出发过的起点,反而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宁静而平和。
男子,乡下生活的相亲,有一子一女,也不平也争吵也磨合,就到了生活的淡然。以为再也无望见到的心心念念,结果是这个结果。那一刻的疼惜,男子将天平几乎是毫无原则地就要倾倒。所有该注定的东西,似乎就是注定了,逃不了。然而妻无错子女无错,踏实的男子,一边是责任与义务,一边是再也放不下的女子。男子憔悴,女子良善,男子女子,爱到浓烈时,就生了死的心。可那终究只是一场奢求,就像月亮乞求见到太阳的光辉,最终却因太阳的光芒而消失。她也一样,纵使她不愿意,也改变不了这世间的命中注定。为了双双地要给对方的一份成全,女子回她的城市。
离开时,男子差人送了一盒桑葚过来。那种当初的味道。桑葚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她边尝边回味,落泪缤纷一路。《卫风·氓》里面说,女子用情,犹如斑鸠食过量的桑葚而醉,容易伤了自己的身体。从此后,女子守着所有与桑有关的东西,一身丝绸,还有以为的天意,活着。
在一年的桑葚快成熟季节,到底是哭哭啼啼,殇。女子不知道的是,桑葚是女子没有错,桑叶却是男子。一日,一家新开的丝绸店外,想及少年时节的桑树,想及桑树下接着桑葚笑笑的脸,一刻失神,忘记了是在路中央而猝然停步,各种叫声车鸣声中,与女子相隔不了几天,终。
桑!
2015.10.23黎乐
编后语:作者的一次江南之行仿佛冥冥之中注定与那鲜亮而杰明的丝绸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从寻寻觅觅中,瞧见那丝物跳跃着,变换着,由此引发了作者奇妙的幻想,构幻出采桑养蚕和乌黑发紫桑果的味道,这味道中还隐藏着一段美好的故事。故事虽然没能有美满的结局,但江南的韵味却留在作者的心中挥之不去。感谢作者的文章,感谢对网站一如既往的支持,在此遥祝亲爱的朋友生活愉快,文思泉涌。
责任编辑:楼子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