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维,可真够跳跃。
今晚坐在寝室里,看着眼前电脑屏幕上的论文。不知道为何,心中突然上升起了一股怀念与不舍。
我的学生时代,就要终止于明日。
大学时期,我独自一人踏上前往北京的旅途,那是我第一次对陌生环境产生了畏惧。
我依旧记得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我丝毫不畏惧陌生的教学楼,陌生的教室。就好像这个地方是依旧是我的幼儿园一样,只不管,少了那些玩具彩笔。再也不是一人一个小靠背椅,大家围成一个圈,而是方方正正的课桌,整齐得排放在了教室中。
我似乎从未有过对陌生环境的害怕。
初中,高中,以及高二时期的文理分科,我都是独自一人被分到了一个全新的班级里。每一次踏进新班级,看着一张一张或陌生,或熟悉的面孔,我微笑着打招呼,告诉他们我的名字。有些人,说着话,没过几分钟就好像我和他认识了十几年似的。
想想也是,即便我再随和,再易相处,我也从未有过离家几千公里的经历。况且,这一走就是几个月没有办法回家。
离开的时候,在高铁站,我站在通往站台的扶梯上,背后是我的父亲和母亲。第一次,我背对着他们,湿了眼眶。
我站在北方的土地上,耳边响起的,不再是吴侬软语,代替的则是字字带儿的京片子。
第一次,我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迷茫。
到了学校,再由学校派车到了延庆的军事基地军训,我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同学。
京片真的是很容易上口的一种方言,在我同下铺聊天时不受控制地说出了一个“圈儿”以后意识到了这件事。
我不再对北京这个陌生环境感到排斥,言语率先表明了我的态度。
一晃,四年过去了。
上学的时候,再怎么不喜欢读书,再怎么说着要快些毕业的时候,我从未想过,等到真正要结束学生时代的那一刻,我竟然会如此的不舍与怀念。
没有什么是永远不会结束的东西,一句句子再长,其中绝美的修饰词再多,它终究躲不过那个代表句终的句号。
熄了灯,寝室的四个人就像第一天那样,躺在床上各自干着各自的事情。每个人的床头都冒着微弱的亮光,那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我也毫不例外,我在黑暗中敲下的这些文字,就如同相机一般,记录下了我大学答辩前一晚的心情与思想。
兴许几年后,我再一次看到这篇随笔的时候,我会想。
版权作品,未经《短文学》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