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有她的味道,说到浏阳,是浏阳蒸菜、黑山羊炖粉皮、浏阳火焙鱼、大围山油豆腐、客家扣肉等等,还是……城市的味道记忆,应该承载着城市和人的精神特质和传承。
当我最初接触“浏阳”名字时,还是孩提时候,那些只在春节期间燃放的鞭炮、花炮,还有难得的年货茴饼都带着“浏阳”的词缀,让我们总是期待,因为它们的出现也就预示着一年最快乐的时光来到。伴随着成长,我也开始传唱《浏阳河》,唱她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总之“浏阳”很久之前就已成为我素未谋面,却神交已久的一个名字。
而真正了解浏阳,不得不从一包浏阳火焙鱼开始,虽然我们早已经从课本上认识了浏阳,她的地理环境,她的历史人文,她的自然特产等等,但直到亲自品味她才开始慢慢明白她。那还是在高中的时候,姐姐跟姐夫谈爱了,我们从父母那里知道姐夫是浏阳的,不自然的我们就会把他跟鞭炮、茴饼联系起来,充满了好奇。父母觉得浏阳太远了,往返一次打算半天,一开始是有些不情愿的,后面姐夫的父母也到我们家来提亲,带了好些礼品,记忆最深的物品里面就有浏阳火焙鱼,因为这鱼的样子跟我们常见的新鲜鱼和腊鱼是有区别的,没有我们洞庭湖的鱼那样个大肥美,看上去都是些其貌不扬寸把长的嫩子鱼,这些可都是在我们湖区捕到了都会放生的鱼儿了,怎么还能当成礼品送人呢?
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才了解到浏阳火焙鱼的一些知识。火焙鱼所使用的鱼品都是他们从捞刀河(姐夫家浏阳北盛镇)里面捕到的一寸左右、细长且肉质饱满的肉嫩子鱼,经过小火慢慢烘焙而成,特别注意的就是火候,必须是慢慢焙干鱼儿体内的水分,不能过热烧焦鱼皮,又要保证受热均匀,听说他们为了这份小礼物,足足准备了好些时日,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当蒸火焙鱼第一次端上我家的桌面时,大家都对这道来自浏阳的美食赞不绝口,外酥内嫩、兼具鲜爽腊味,笼罩着一种浓浓的人情味儿,一道火焙鱼的背后远不止是味道那样简单,那后面隐藏着一个家庭的勤奋与质朴,以及对生活的敬意。美味升华的同时也让爱情得到升华,父母也慢慢卸下思想包袱,同意他们的婚事,这么多年来,姐姐与姐夫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把家庭经营得幸福美满。美食,有时候就是一种家风,亦是一种品质。现在去姐夫老家还能看到那口常用于火焙鱼烘焙的铁锅,好像昨天还用过一样……
在我的职业之旅中,因缘际会邂逅了一份跟浏阳有关的职业,或许是因为缘分真的不是我们可以刻意求来的,或许是一帮人因为兴趣或际遇使然而聚在一起,并且在兴趣中发现人生吧。而这份工作更加增强了我与浏阳味道的直接关系,我所在的公司坐落在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围山五月杜鹃红”之称的浏阳大围山山脚,这里亦是最富传奇最地道浏阳菜系的发源地,这里被浏阳人称为东乡,方言与广东梅州的客家话几乎如出一辙,之所以浏阳菜系能够成为湘菜重要流派,我想与客家人迁入融合发展是有关联的。
黎冉丰是我众多同事中的一员,土生土长的浏阳东乡人,那张憨厚可掬的脸上,见谁都挂着笑容。我们讲好吃的食物是有根的,也正是因为有着对美食职业的这份尊重和严谨,黎师傅三十年如一日,他擅于利用浏阳当地食材,加以精研细作,研发出一系列有浏阳符号的特色美食,如大围山油豆腐、红煨黑山羊、客家扣肉、手工榨笋、油焖烟笋等经典菜肴,三十年的厨师生涯中,黎冉丰一直致力于包括浏阳蒸菜在内的湘菜的创新制作和开发,把大围山、浏阳河的自然特质以美食的形式本味呈现,还原美好生活的本质,“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精品。”这句话被他他常常挂在嘴边,匠人的传承精神令人敬佩。他的执着与坚守也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在浏阳首届工匠评审中,浏阳市委市政府授予他“浏阳工匠”荣誉称号。
匠人匠心,让味道不会越来越淡。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太多人没法静下心好好坚持一件事:我们似乎已经丧失阅读长文字的能力,甚至连超过5分钟的视频我们都会烦躁不安,我们好像也失去专注的能力,一时半会不能玩手机简直就是折磨。而通过与浏阳的一番美食接触,让我发现这些美食淳朴味道之外的家风传承和工匠精神。
到浏阳吃一份美食,品尝到的绝对不止是简单的味道,我在思考美食确实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能量补充和口舌之欢的享受,但是更多的,它更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通道。
细细品味浏阳味道,或许有谭嗣同敢于牺牲、敢于变革的味道;或许有胡耀邦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味道;或许有王震使命担当、奋发图强的味道;或许有90年代那批浏阳主政者群体锐意改革、攻坚克难,为浏阳赢得重要发展机遇的味道……时间流淌,在不断的寻找浏阳味道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味道并不曾跟随时间而改变。或许,这就是浏阳味道的一种传承,一种情怀延续。九曲浏阳河,秀美大围山,浏阳味道承载这片凝结着浏阳精神和灵魂的河流和土地,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