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是谁(建文帝后是谁当帝)

时间:2019-12-04 10:53 来源: 作者:艾琴 我要投稿

建文帝后是谁当帝

建文帝后是谁当帝

  1. 历史上的建文帝当了4年的皇帝。

  2. 简介: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继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建文帝是朱允炆吗

建文帝是朱允炆吗

<明史>中的原文是这样的:"惠帝皇后马氏,光禄少卿"(马)全女也。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皇太孙妃。建文元年二月册为皇后。四年六月,城陷,崩于火。"

由于建文帝是被篡位的,所以他的妻子的资料只留下这么多.



另外,建文帝两个儿子的传:"惠帝二子。俱马后生。

太子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

少子文圭。年二岁,成祖入,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英宗复辟,怜庶人无罪久系,欲释之,左右或以为不可。帝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大学士李贤赞曰:“此尧、舜之心也。”遂请于太后,命内臣牛玉往出之。听居凤阳,婚娶出入使自便。与阍者二十人,婢妾十余人,给使令。文圭孩提被幽,至是年五十七矣。未几卒。"



可见,建文帝没有和其他女性留下男性的后裔,所以很难考察他是否还有其他女人,即使现在有人杜撰,也是假的.

建文帝传奇

建文帝传奇

明成祖依靠武力夺得了权力,可他却没有找到侄子朱允炆的尸首。

神奇传说

建文帝,名叫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但他实在没有当皇帝的命,不过短短四年,他就被自己的叔叔燕王朱棣篡夺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靖难之役”。这个短命皇帝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直到他不再是皇帝。但是,在大明王朝的广袤土地上,竟然始终找不到建文帝的影子,建文帝就这么消失在战火纷飞的南京城中。

他究竟是生是死?生,又在何方?死,又在何处?这可让他夺了皇位的叔叔一直放心不下,这皇位做得一辈子也不安稳。对于建文帝的下落有两个说法流传的最为广泛,最著名的一个是“出亡为僧,流落西南”说,也以这个说法最具传奇色彩,最为人所津津乐道。这种说法认为,燕王陈兵南京城外,建文帝想求和,但是燕王不答应,建文帝被逼得走投无路,就想自杀,但却被身边的人拦了下来。

有一个老太监王钺告诉他说:“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了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一听,急忙把箱子抬出来,打开一看,原来里面放了三张度牒,上面写好了三个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他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按照这封信的吩咐,建文帝和两个下人剃了头,换上了僧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的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也随着出了鬼门,就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白眉白须的老僧。

老僧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为何到此等候,僧人回答:“我叫王升,是神乐观的主持,昨天夜里梦见先帝,他本也是我佛门中人,叫我特别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乎是削发为僧,继承了朱元璋的祖业,也当了和尚,云游四方去了。

急坏了朱棣

建文帝失踪,可急坏了刚当上皇帝的朱棣。他在有生之年不断派郑和下西洋,据说就是为了寻找流亡海外的建文帝。他还派胡濙在穷山僻壤、市井城镇之间搜寻了十多年,目的也是“隐查建文安在”。只要一日找不到建文帝,他就一日不能心安。偏偏由于建文帝行踪不明,加上当时的许多人对燕王夺位很不满,于是民间不断有假冒者出现,更让朱棣心神不宁。

比如在正统五年,广西思恩州的知府岑英出巡,半路上忽然有一个老僧拦住道路,毫不回避,一问之下,老僧回答说:“吾建文也。”岑英不辨真假,只好把他带往京城,上奏给朝廷。经过仔细的查证,这个人的真名叫杨行祥,后来被判有罪,处死了。朱棣派胡濙秘访民间16年,一直都没有消息,直到他死的前一年,有一天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忽听有人报胡濙回来了,便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中单独召见胡濙。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城后,确实是削发为僧了,但并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云游四方,而是躲在江苏吴县的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毫无复国的意愿了。

历史之谜

另又有人说,明英宗时发现了建文的行踪,这时他年纪已经很老了,英宗就把他接进宫中颐养天年,死后就以一般的仪式葬于西山。

关于建文帝下落的另一种说法是“闽宫自焚”说。这种说法见于很多的史料记载,正统的官修史书多采用此种说法。大概是说朱棣率兵打到宫门时,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建文帝和他的皇后马氏携手跳入火中自焚,他的妃嫔侍从也大都投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曾大肆搜查三日,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宫中未死的内侍都说建文帝已经自焚,并从火堆中找出了一具烧焦的尸体作为证据。燕王见到尸体,内心虽有怀疑,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在他即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之礼安葬了这具尸体。

但是,这种说法在正史的记载中前后矛盾,语焉不详,不能不让后人产生怀疑。就连明朝后来的皇帝也不能完全相信这种说法。史书记载朱棣以帝王之礼安葬了那具尸体,可是到底葬在何处,却又没有记载。被烧焦的尸体分不清男女,所以又有人说那具尸体其实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则外逃了。烧死在宫中的,到底是皇帝呢,还是皇后呢?谁也说不清楚。

后世的史官在编写《明史》时几乎为此吵得打破了头,也还是没有定论。如果建文帝真的烧死了,那朱棣又为什么几次三番的派人到处去找建文帝呢?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史实,因为当时燕王军队兵临城下,把紫禁城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过考察,南京城也并没有鬼门、御沟等逃路。

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尚武、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绝没有好下场,不如一死了之。朱棣也决不能让建文帝继续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登上帝位。但是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的骂名,朱棣在发现那具烧焦的尸体时又假装痛哭流涕,声称自己出兵只是为了诛杀奸臣,辅佐建文帝。可是后来他又苦心寻找建文帝的下落,留下了一段历史疑案。

总而言之,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和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

建文帝削藩

建文帝削藩

建文帝该如何削藩最安全有效

建文帝虽然没啥政治斗争经验,但他历史书读得多,为了避免成为第二个晋惠帝,建文帝一即位就将削藩之事提上日程,这也得到朝中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大家纷纷献计献策,但是各有各的见解,大约分为三个主张:

一、武力削藩

这一派以建文帝的宠臣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为首。

武力削藩派的这些骨干们个个聪明,深知藩王的危害,从大明帝国的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力主武力削藩,予以彻底解决。

但这几个建文帝所极为信任和倚重的削藩决策者与实施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他们都是文人出身,都没有军事经历或背景,要让他们背诵一段“四书五经”或历史典故什么的,或许个个都能拿满分,但对所要运用削藩的武力――军事他们却一窍不通;再加上建文帝本人性格文弱,处世优柔寡断,所以在武力削藩开始时,建文朝的削藩举措就显得拖泥带水,处置失当,贻误战机,其最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武力削藩主张用军事力量干脆利落地解决问题,缺点就在于它来的太猛,要下手的这些对象个个都是老皇帝的亲骨肉、小皇帝的亲叔叔,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使新皇帝背上不孝的恶名,而且还会引发大范围的骨肉亲族之间的相残战争,甚至还会导致政权的危机。

后来,朱棣正是打着维护朱元璋制定的“祖制”的名义发起的“靖难之役”。

二、曲线削藩――温水煮青蛙

“曲线削藩”刚好弥补了“武力削藩”的过犹不及的缺陷,它主张用比较温和的方式,如效仿汉武帝的“推恩法”,或者将藩王挪个窝,于情于理于法都讲得通,无形之中或者说暗中削弱了藩王的势力。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户部侍郎卓敬和吏部官员高巍。

A高巍的推恩削藩法

这是个比较务实靠谱的建议。

效仿汉武帝时主父偃的推恩做法,朝廷发布推恩令,命令地方藩王将朝廷的恩赐推及到诸侯藩王的子孙身上,这一措施实行以后,至少可以得到四个收获:

a朝廷不费人力物力,顺水推舟地做个“好人”,让你藩王将自己的封地分为子孙们,受惠的藩王子孙当然会说朝廷的好;b原来藩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他子孙没份,这造成藩王不仅不会削弱,反而越来越强。实行推恩法后,一个藩地分给好几个子孙,藩王的势力就会弱下去。

一般情况下,藩王都生养的比较多,所以推恩令一出,藩王自然自行衰弱,中央根本不用操心;C推恩令意味着将祖上的恩赐惠及每个子孙,吻合国法人情,不容易激化矛盾,也不会落下个违反“祖制”的口实;d要是藩王不理睬中央的推恩令,不仅给中央一个去讨伐的罪名,而且藩王内部父子之间、兄弟之间也容易内讧,进而自我内耗。

这个方法是很有些智慧的,但建文帝没有采纳,这并非说建文帝愚蠢,这个几乎没啥缺点的削藩方法其实不适合大明帝国严峻的局势,高巍的方案真正实施起来要很长的时间,若是下发推恩令后,藩王以儿孙尚幼为借口进行拖延,就不好办了。病急要用猛药,高巍的方子不合适,所以建文帝没采纳。

不过有个人提出了一个对症下药的好方子。

B卓敬的徙地削藩法

户部侍郎卓敬曾给建文帝上书,提出了将藩王中实力最强的燕王迁徙到南昌去,来个曲线削藩。

可是建文帝读到卓敬的奏疏后,吓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藩王当中最难对付的就是朱棣,现在卓敬直接提到要修理他,可将生性文弱的建文帝难坏了。他连忙将卓敬的奏疏装入自己的袖子里,呆坐了好一会子,然后才回到后宫去。

卓敬的方法很符合当时的实际,既然朱棣的威胁最大,就应该抓主要矛盾,先从朱棣身上下手,擒贼先擒王;而且这个手段很巧妙,将他从北方迁徙到南方,一下子造不起反来,这不失为当时的一种最佳选择。后来朱棣当了皇帝后,大肆屠杀建文大臣,唯独对卓敬网开一面。朱棣曾对自己的军师姚广孝说:“建文朝臣都想害我,只有卓敬还算不错,他奏请将我迁到南昌去,我觉得他可以宽恕。

”姚广孝说:“陛下你看走眼了,南昌地处下游,一旦南京发兵往南昌,其势就如囊中取物,要是当年建文帝采取了卓敬的方法,陛下哪有今日之天下啊?”。

这么好的方法,建文帝为何不采纳?我觉得这涉及到一个政治家的胆识问题。建文帝的潜意识里对凶悍的朱棣有着说不清的恐惧:万一迁不走燕王,就地造反,那怎么办?建文帝心里没谱,只能对徙地法敬而远之了。

第三、睦亲护藩

以礼部侍郎董伦、御史韩郁为代表,他们一直劝建文帝跟藩王和睦相处,虽然建文帝并未听从,但这种言论多多少少还是影响了建文帝,后来靖难之役时,建文帝就命令将士们不能伤害朱棣,让自己背上杀叔之名。

虽然说,这种睦亲护藩的方法一文不值,但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问题:这派人物对齐泰黄子澄主张的武力削藩即将带来的不可预料的后果有一种恐惧,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建文帝的削藩面临着巨大的外界威胁――主要是藩王们有可能的军事武力反叛。

对比以上几种削藩方法,卓敬的“徙地削藩法”应该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以柔克刚,很容易就将藩王的强势化为弱势。这种方法既避免了武力削藩因过于直接刚硬而导致的矛盾激化,也避免了睦亲护藩的被动、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