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十字街,其实就是小吃一条街,也就是洛阳老城区的一条大街,即东西大街。小吃一条街人多热闹,小吃多有特色,文化底蕴深且厚。
大约五点半左右,我们就沿着大街由东向西逛游。
其次就是人员特别多。西大街的人又比东大街的人多,晚上西大街按照靠右行的规矩,自然形成了相向而行的两条人流。想卖吃的什么,只能到右侧商铺卖,想卖左侧东西很难过去。人流中有本地人,但更多的是象我们一样的外地人,时不时也可以看到白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
再次就是特色小吃特别多。特别出名的:洛阳水席,洛阳不翻汤,洛阳油茶,牡丹饼。。。。。。等等洛阳特色小吃,还有各种水煮,油炸,火烤的,应有尽有。可以说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在这都能找到。我只吃一碗豆腐汤丸子汤,一碗高记油茶和20串夺命小串就饱了,其他别的小吃,只能饱饱眼福了。我对各地的特色小吃没有什么研究,也说不出什么味道来,只感觉好吃罢了。
东西大街各段又各有特色,根据我们晚上逛游看到的,分段来侃侃。
从新街到鼓楼的东大街,小吃不多,但有小吃的地方,要么满座,要么排队,可以说小吃很有特色的。大街两侧的房屋显得陈旧,平房大都是黑砖黑瓦,红门红窗的,二层的楼房很少,且许多平房的门窗被红砖砌封着。在个别老房子门前,长着一二棵约4&;&;50公分粗细的构树或槐树。4&;&;50公分粗的构树我是很少见的。
今年五一,我们专门到洛阳小吃一条街逛了逛 。当天下午我们顺着洛阳中州中路由西向东找寻停车的地方,直到洛阳新街交叉处,才在洛阳一医找到停车的地方。
鼓楼不仅形状有特色,匾额内容也有说法。城墙和鼓楼为四方形,城墙洞门为单孔,鼓楼为双层挑檐。城墙的洞门上面匾额分别是:东面是就日,西面是瞻云。大家看后,不明就里,特别是看到就日,还都笑了。后来一查才明白,原来瞻云就日,实际就是一句成语:来之《史记•五帝本纪》:“就之如日,瞻之如云。”解释: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我们真是孤陋寡闻了。
首先印入我们眼睑的也是踩在我们脚下的石板路,青一色的长条的青石板,整个大街都是,其上斜纹清清楚楚,而且铺得很平,没有坑凹。由于人们的踩踏,踩踏的地方泛着青光,同时也显出古朴典雅。
从鼓楼到八角楼金店东大街,小吃也不多,房屋大都陈旧,但文化氛围较浓。大街的两侧的门店,要么是装裱字画的,要么是卖文房四宝的,要么是卖乐器的,要么是卖奇石的;再就是教书法美术的,音乐舞蹈的;再有雕刻篆刻,火烧字画。。。。。。等等。在此出入的大都是文化人,艺术人。
从八角楼金店到丽景门西大街,主要以小吃为主。当时我们逛游时,天已经大黑,看到的都出店经营小摊小畈。两侧房屋也经营非饮食生意的,但当时人太多,我们没有进去看,也没有时间进去。
洛阳十字街特别长,大概有二三公里吧,这是我逛过的小吃街最长的。晚上近九点多钟,我们才西大街丽景门出来。三个多小时逛街,感觉意犹未尽。若有机会我还想逛逛洛阳十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