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上,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了进来,伴随着柔和的轻风,将教室渲染成一幅山水画。坐在窗边座位的我,接受着阳光第一时间的馈赠,感知着和风徐徐而来的柔情,就像英雄汉醉倒在温柔乡,不可制止地“沉沦”下去。意识在渐渐闭上双眼,却在一个听到一个熟悉的词语之后惊起,困倦的感觉顿时被汹涌而来的回忆淹没,直把我带回到那个千里之外的海滨城市,那个山海相依的地方&;&;青岛。
两年前的这次旅行,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外出,“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这一走,就跨过了山脉平原,这一走,就到了陆地的尽头。尽管出发的时候夜色茫茫,然而对远方的期待就像兴奋剂,支撑着身体不知疲倦地向远方眺望。从塞北的大同,沿着京原线,再由太原沿着正太路来到石家庄,越过泰山来到大明湖畔的济南,最后随着这奔驰在齐鲁大地上的列车,到达黄海之滨的青岛。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就像一瞬间的梦,下车的时候,似乎梦还没有醒,似乎,可以在空气里闻见海的味道。
空气里充满了水汽,与塞北的干燥截然不同,越靠近海,就越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水汽,我想,应该是海风吹来的吧。到达住宿的地方,已经是晚上,因为离海不远,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仍然依稀可闻,终于听到了海的声音,让我这个山里长大的孩子,有了一丝不可言喻的激动。第一次觉得夜是那么长,似乎盼不到第二天的日出。
朝阳从海面升起,缓缓的露出半个身子,然后突然一跃而起,把光芒洒遍大地,还有几只海鸥鸣叫着飞过窗外,就像闹钟一样将我叫醒,是如此的轻易。此刻的海面,平静而又波光粼粼,此刻的我,对即将开始的旅程充满期待。
载满游客的中巴车在海滨公路上行驶,一侧是平静的海面,一侧是高楼林立的市区,我们的目的地,就在这两者的结合处。车子缓缓在奥帆中心停下,远远便望见巨大的祥云火炬矗立在广场中央,奥运会已经过去多年,健儿们拼搏的身影仍然历历在目,运动会结束,这里又成了人们游玩的好去处。海面上千帆竞速,游艇穿梭,水上摩托的轰鸣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陆地上游人如织,摊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用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句来评价,实不为过。
海风吹拂着我的头发,也吹来一股海的味道,略带咸味,却并未使人感到不舒适,即使我是第一次闻到海的味道。跟着团队一路走,一路观赏,偶尔也和小贩买几个纪念品。这些纪念品很多都送人了,也有一些不小心丢失或者损坏,然而那两个海螺壳,却一直挂在门上,门一动,两个海螺相撞在一起,发出“叮叮”的声音,好像从遥远的黄海之滨传来,悠远而又空灵。
在青岛有名的金沙滩,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出海。穿上救生衣,肥肥鼓鼓的,却可以在关键时候救你一命。找了一个位置坐下,看着陆地离我们越来越远,身后发动机带起的白浪消失于无形,海鸟跟在后面,幻想着分一杯羹。海风变得有些强劲,把头发强横的吹来吹去,人们都掏出手机来拍照,并不把海风的恶作剧当一回事。海中有座岛屿,上面有一座山,山上有座高塔,塔身高六层,层层分明可见,我们从其下方飞驰而过,有幸一睹芳容,也算是大海给我们的最好礼物了。我们一直到了浅海区的边界才返回来,虽然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这也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次经历,没有晕船,没有意外,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喜悦,我们又踏上岸,向着下一站出发。
那天晚上,我们整个旅游团聚在一起,吃着烧烤,喝着青岛纯生,激活了我们因游玩而疲惫不堪的细胞,我们吃着,喝着,聊着,笑着,虽然只有一天多的相处,但是我们一起走过了许多地方,我们一起惊叫,一起赞叹,羁绊在我们之间悄悄生长,我要了几个同龄人的联系方式,相比于其他人,我们之间更有共同语言。青岛之行,在期待中开始,在忙碌中度过,在欢声笑语中结束。第二天上午,用过早餐,我们又坐上了大巴车,目的地变成了我们的家乡。
五四广场,跃动的火苗将五四的精神一年年传递,当年的学子已经化作历史天空中的星辰,“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雄壮口号还在青年们的心中点燃希望;青岛海洋馆的玻璃隧道里,一条条鱼从我们的身边和头顶游过,我将手放在玻璃上,鱼儿们会游过来,虽然是一种很基础的反应,但是仍然使人有一种亲切之感,置身其中,仿佛身处海洋,光影交织,真有一种梦幻之感;崂山不高,却自古就有仙山之名,登上崂山,俯瞰海面,海鸟掠过,游艇穿梭,“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中的青岛,恍如隔世。
两年过去了,当初结识的朋友还在,拍的照片还在,纪念品还在,那抹藏在心里的记忆也还在,而且没有半点消减,岁月没有带走它的任何一部分,反而将它好好的珍藏起来,等待我有一天再把它开启。终于在这一刻,我又找到了打开记忆的钥匙,打开了这个尘封已久的美好回忆。夏天又快到了,青岛的风景应该还和当年一样吧,只是不知道下次再去是什么时候,当年一起去的人现在又身在何方?
且随风去吧,让海风把我们的记忆再一次吹起,越过千山,行遍万水,一直吹进我们心灵的深处。也许多年以后,我已不再记得当年旅行的细节,但我会一直记得,那年的烟波渺渺,那年的海风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