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读后感2000字
读《论持久战》有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具体说是1938年的五月,自卢沟桥事变以来,抗日战争就进入了全面抗战的第十个月。在国民当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而且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寄希望于国民党的抗战,从而忽略了共产党的游击战争。总之,不论是亡国论还是速胜论,在各党派、各阶层,在国内,在国际,都有倡导者,有附和者。然而,当时的局势却急需一种理论,即既能解释抗日战争的现状,又能倡导全民族的抗战。于是,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发表《论持久战》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透彻地分析当时敌我双方在各方面的优劣,驳斥速胜论和亡国论,强调只有持久战才是最符合当时的战局,使全国人民看到胜利的曙光,增强必胜的信心。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是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但这是反侵略战争,所以中国是正义的,同时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即使日本战争力量比中国强大,但它毕竟是一个小国,军力、财力、物力和人力都非常的缺乏,难以经历长期的战争;相反,中国则是一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力量大,因此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从国际方面讲,日本的侵略行为即法西斯战争的亚洲地区的行为损害且威胁到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的援助;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亦是反法西斯战争,能获得世界上广泛的支持与同情及援助。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毛泽东还指出:这场持久战将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方的战略进攻、我方的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方的战略保守、我方的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方的战略反攻、敌方的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要准备较长的时间,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然而,它又是敌强我弱形势转变的枢纽。毛泽东强调此阶段中我方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作为辅助,此阶段的战争是残酷的,地方将遇到严重的破坏,但是游击战争必定能够胜利。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同时,毛泽东还强调地指出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这样就能实现全民抗战,调动全国的统一积极抗战,更能保证抗战的胜利,即毛泽东说的:兵民是胜利之本。
《论持久战》一书,是毛泽东于1938午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其中毛泽东分析并指出了中国能战胜并能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和条件:第一就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二就是国际抗日亦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就是日本本国内的革命运动即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这三个条件的结合对中国而言就是非常重要且极其有利的,并且是中国处于了一个有利的立场。如果中国的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比较好的话,且国际上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认识及时且迅速的话,还有就是日本本国国内的革命来的比较快的话,中国的抗战就会比较迅速且容易,而且不会有太多的损失。反之,中国就必须延长抗战的时间,但结果还是一样,中国还是会胜利,就是随着时间的加长,损失就会随之加大,就会造成一个非常艰苦的抗战时期。充分考虑到了这些问题,中国采取了拉长战线,抓住日本人力的缺点以及他们的战争机构的笨重,行动很慢,效力有限,从而分散日本的战力,从而为抗战的胜利做了很好的基础。所以,战争的前期,我们要避免一切大的决战,要先用运动战逐渐地破坏敌人军队的精神和战斗力,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疲于奔命,而且这个战争是在中国打的,这就是说,日军要完全被敌对的中国人所包围,日军要很被动地运来他们所需的军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们还要用重兵去保护交通线,时时谨防袭击,另外,还要有一大部力量驻扎满洲和日本内地,这样更使原本军力就不足的日本更显得力不从心。这样,日本在中国长期抗战的消耗下,它的经济将会崩溃,在无数战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也会变得低落。而中国方面,抗战的潜力将会变得高涨,大批的革命人民会不断地到前线去,为自由而战争。所有这些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来,就使我们能够对日本占领地作出最后的致命攻击,将日本侵略驱逐军出中国。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而发展的马列主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是人民彻底地看清了当前中国的具体情势,使人民看清现实,纠正了存在的错误观点,既巩固了国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指导了全民族的抗战,为中国的抗战胜利的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成为了中国抗战时期的指导纲领,引导中国的抗战赢得最后的胜利。
野蛮生长讲的什么内容
野蛮生长包括两方面的意思:
1.野蛮生长是具有破坏性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且影响其他物种生存的生长。
2.《野蛮生长》是2013年10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冯仑。本书讲述了创业者的经历为今天许许多多希望植根于创业这片沃土的人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
扩展资料:
野蛮生长立足于关注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和未来——民营企业如何获得今天在社会经济与政治中的地方,它们的未来又将向何处去。这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课题,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我们只能够通过当事人的回顾与陈述中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内容简介:
资本家的工作岗位,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流氓无产阶级的生活习气,士大夫的精神享受;喜欢坐小车,看小报,听小曲;崇尚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一个变革的时代,一群过河的人,一种野蛮生长的力量!一部民营企业和创业人生的心灵史、生死书!地产界思想家、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第一次系统梳理出书。著名漫画家聂峻为此书创作插图30余幅。柳传志、王石等强力推荐。
“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纵横生意江湖20年来,第一次系统梳理出书。
参考资料:-野蛮生长
长城12时辰读后感
1、夜半
23:00-01:00丨子时
释义: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此时,灯火幽暗,夜色阑珊。
2、鸡鸣
01:00-03:00丨丑时
释义:
鸡鸣,或曰荒鸡。此时,轻风拂过梦境,万籁俱寂。偶有几点寒鸦惊起,绕树三匝,飞掠皎皎明月。
3、平旦
03:00-05:00丨寅时
释义:
平旦,又称黎明、日旦。此时,天色朦胧,尚未破晓。大地漆黑幽暗,天上微微发白。
4、日出
05:00-07:00丨卯时
释义:
日出,亦称破晓、日晞。此时,太阳跃出地平线,光耀大地。古代官员上早朝。衙门口点名时,恰是卯时。故而将“点卯”称为上班报道的说法,沿用至今。
5、食时
07:00-09:00丨辰时
释义:
食时,亦称早食、宴食。这一时段,正是古人”朝食“(吃早饭)之时。秦汉时期,民间一天两顿,以”朝食“为主餐。
6、隅中
09:00-11:00丨巳时
释义:
隅中,也叫做日禺。此时,临近中午,大雾散去,艳阳当空。
7、日中
07:00-09:00丨午时
释义:
日中,又名日正。此时,太阳行至中天,烈日当头。上古时期,人们把这一时段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
8、日昳
13:00-15:00丨未时
释义:
日昳,又名日央、日仄等。此时,太阳偏西,以中天为界,与隅中相对。
9、晡时
15:00-17:00丨申时
释义:
晡时,或曰夕食、馎时。是古时汉人吃第二顿饭的时段。
10、日入
17:00-19:00丨酉时
释义:
日入,又叫日没、日沉。此时,太阳即将落山,夕阳西下。古人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
11、黄昏
19:00-21:00丨戌时
释义:
黄昏,亦称日暮、日夕。此时,夕阳沉没,万物朦胧,一更欲黑而未黑。
12、人定
21:00-23:00丨亥时
释义:
人定,即人静。也叫定昏、夤夜。乃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此时,二更夜已深,人们安歇入眠。
野蛮生长形容什么
野蛮生长包括两方面的意思:
1.野蛮生长是具有破坏性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且影响其他物种生存的生长。
2.《野蛮生长》是2013年10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冯仑。本书讲述了创业者的经历为今天许许多多希望植根于创业这片沃土的人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
扩展资料:
野蛮生长立足于关注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和未来——民营企业如何获得今天在社会经济与政治中的地方,它们的未来又将向何处去。这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课题,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我们只能够通过当事人的回顾与陈述中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内容简介:
资本家的工作岗位,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流氓无产阶级的生活习气,士大夫的精神享受;喜欢坐小车,看小报,听小曲;崇尚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一个变革的时代,一群过河的人,一种野蛮生长的力量!一部民营企业和创业人生的心灵史、生死书!地产界思想家、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第一次系统梳理出书。著名漫画家聂峻为此书创作插图30余幅。柳传志、王石等强力推荐。
“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纵横生意江湖20年来,第一次系统梳理出书。
参考资料:-野蛮生长
小说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300
“在长安城如果你不变成和他一样的怪物,你就会被吞噬。”这本《长安十二时辰》也许是我在这2016年的与2017年跨年之际看到的唯一一本让我落泪的书。由章节设计来看,这本书不止在内容是回应着十二时辰,在章节目录上也回应着十二时辰。每一章节都用古代的计时单位来开启每一篇章,让我们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感,并且作者马伯庸将这本巨制完美的用二十四章来划分,因为古代的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十二时辰其实就是二十四小时,让我们看到这本书的细心与独特之处,这份小小的惊喜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本书的诚意。
文学鬼才马伯庸,构思主题来自于一个游戏主题剑客,没想到这个想法一发不可收拾,逐渐演变成为长安街上的故事,通过小人物,感知大事件,大人性。在紧张刺激不是节奏感的情节中,我们感受到了长安街上的血型与人性,鬼才马伯庸的确没让人失望。
故事讲述的是上元节这天,突厥狼卫妄图用所谓的“阙勒霍多”攻破长安,让草原上的雄鹰重回雄风,也因此,死囚徒张小敬被卷入其中。被陷害、被长安城反噬的张小敬一开始是拒绝的。李泌那么多话中真正打动他,让他重新走上拯救长安城的这条路的原因可能是那句“今日之事,无关天子颜面,也不是为了我李泌的仕途,是为了阖城百姓的安危!”万年县的五尊阎罗,狠毒辣拗绝,连死都不怕的他心中有的只是无辜百姓,怪不得萧归说他是一个心软的人。没错,如果不是这颗对黎民百姓的赤子之心,可能我们就不会看到他奔跑在长安的大街小巷,一百零八个坊道之间,与突厥斗智斗勇。在消灭突厥后,没想到还有这另外的敌人,蚍蜉——那些同样一开始对朝廷有着赤诚之心的士兵们在仕途中遭受着朝廷的冷漠与无情对待,对朝廷已经心寒的一批士兵们组成的组织。他们渴望在上元节这一天,当天子贵胄,百官都安心地坐在勤政楼上观看巨大灯楼之时,用火药炸毁这一个腐朽的朝政,还长安城一片干净。于是这位独眼侠客张小敬拼尽全力,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即使失败了、无助了、受伤了仍不放弃,只为救助全城百姓。
但这颗赤子之心并没有感动达官贵胄,他们纷纷陷害,赶尽杀绝,只为分一碗羹。就像元载说的“人性从来都是趋利避害,可以背叛忠义仁德,但绝不会背叛利益。”朝堂之上,皆是利益之争。永王,封大伦,吉温,甘守诚```一个个全部在阻碍着张小敬的正义之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偌大的长安城就像一个洪水猛兽,注定要吞噬掉离他最近的守护者。想拯救他的人,必然要承受着来自城市的误解与牺牲。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却因为有着这些人的阻挠,变得错综复杂,那些为了正义而战的人遭受着人生与生命的打击,而那些腐朽被长安城同化的人们却妖风四起,兴风作浪,活到了最后。世道为何如此!而张小敬,姚汝能,徐宾,李泌的正义之路无人懂得,他们是这片被黑暗笼罩着的长安城所剩无几的亮色,就像赵参军不明白,为何要如此拼命,难道俸禄有那么高吗?这无关钱财,无关仕途,只为心中的那片正义,那份对正义的向往,对人民的爱,对生命的负责。这本书一直贯彻着一个主题,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那些达官贵胄做出了选择,而张小敬也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拒绝同化,。所以他是寂寞的,穿梭在长安那最繁华最旺盛的街道上,却仿佛与周遭分别置身与两幅画内,虽相距咫尺,却永不相融。鲜少人懂得他,懂得他那份执着,那份对于正义,对于生命的爱。
看到故事最后,元凶已经找出,但是最后李泌与张小敬最后那段对话却让人揪心。“长安城居民有百万之众,到底人命被当成了什么?为什么你们首先关心的,不是这些人?为什么你对这样的事,能处之泰然?”李沁只回答了一句“这就是长安城的秉性啊。”一切是多么的可笑,一开始你和我说为了阖城百姓的性命,一定要捉拿元凶,拯救这长安城,可是到最后,你却反口只为上位者们的性命担忧,而置百姓的性命不顾,这是何等的好笑?一夜之间,这座长安城的能力居然如此强大,将一个赤诚的少年变成了和长安城一样。看着张小敬的挣扎,冷漠到后来的重拾赤诚之心,意欲打破长安城的禁锢,没想到最后仍是无力改变。这其中的痛苦,无奈又有谁知道?心死了不令人痛苦,最痛苦的事心死了又被重新给予希望,然后心再死掉。这个过程多么可怕。
看着张小敬,感觉看到了自己,所以我默默落下了眼泪。世道如此,保护自己的一颗初心是多么的艰难。不想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要付出多少努力,要做出多少残忍的选择。不禁想起刚上大学的时候,在说说上问“如果世界变得不再单纯,那我该怎么办?”在那么多的让人心冷的回答中,我只看到了一句——那就改变这个世界。也许张小敬不会心死,经历了那么多,他还是保持着初心的那个张小敬,嫉恶如仇的那个张小敬。谁也不能改变我们自己,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选择了同化,我却选择了拒绝。
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只回荡着exo那首《for life》——“今天紧紧拥抱你,giving your heart and soul,你是我生命的全部,即使重生,我也能举出,非你不可的理由,一千个,也不足够,for life。”只因为你是我这一生中必须要坚守的那份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