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提诺(普罗提诺著作)

时间:2019-11-20 13:0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我要投稿

普罗提诺著作

凡是能享受本能的幸福的人,就不是能创造出种种形而上学的乐观主义的人;形而
上学的乐观主义有恃于对于超感世界的实在性的信仰。在那些在世俗的意义上是不
幸的、但却决心要在理论世界中寻求一种更高级的幸福的人们中间,普罗提诺占有
着一个极高的地位。
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普罗提诺(公元204-270年)是古代伟大哲学家中的最后一个
人。他的一生几乎是和罗马史上最多灾多难的一段时期相始终的。在他出世以前不久,
军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威力,就采用了视金钱报酬为转移的办法而推戴皇帝,然后又
杀害皇帝以便再有机会重新出售帝国。这些念头使得兵士们不能在边境上进行防御,于
是日耳曼人便从北方、波斯人便从东方得以大举入侵。战争与疫疠减少了大约罗马帝国
人口的三分之一;就连不曾被敌军所侵占的省区里,赋税的不断增加与财源的不断减少
也造成了财政的崩溃。那些曾经是文化旗手的城市受到的打击特别沉重,殷实的公民们
大量地逃亡以躲避税吏。要到普罗提诺既死之后,秩序才又重新建立起来,戴克里先和
君士坦丁的强而有力的措施暂时地挽救了罗马帝国。
这一切在普罗提诺的著作里都没有提到。普罗提诺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的毁灭与悲惨
的景象,转而观照一个善与美的永恒世界。在这方面,他和他那时代所有最严肃的人调
格是一致的。对他们大家来说,(无论他们是基督教徒也好,还是异教徒也好,)实际
的世界似乎是毫无希望的,惟有另一个世界似乎才是值得献身的。对于基督教徒来说,
这“另一个世界”便是死后享有的天国;对柏拉图主义者来说,它就是永恒的理念世界,
是与虚幻的现象世界相对立的真实世界。基督教的神学家们把这些观点结合在一道,并
且还又包括了大量普罗提诺的哲学。印泽教长在他那部关于普罗提诺的非常有价值的著
作里面,正确地强调了基督教所得之于普罗提诺的东西。他说,“柏拉图主义是基督教
神学有机结构的一个主要部分,我敢说没有别的哲学能够与基督教神学合作而不发生摩
擦”。他又说,“要想把柏拉图主义从基督教里面剔出去而又不致于拆散基督教,那是
完全不可能的事”。

普罗提带的经历有哪些?

这个要看个人体质了,还有添加了什么,建议就医。
口服酵素的任何作用都没有得到科学证实。酵素真说不准都添加了什么,根本都是食品的许可证,却宣传各种作用,卖的很贵,前段时间看电视一个破案传销的,就是用这玩意骗人,拿去检测,重金属严重超标。。
最好先查一下生产许可证,不要看他们提供的检测证书,那个很多没有公信力的。
购买使用前最好查一下生产许可证,如果是食品的,那么宣传了保健作用或者是药物的作用,就是虚假宣传。
如果无许可证,那么就是三无产品,更加不要吃了。
有些添加了泻药,开始会泻肚,吃多了会引发便秘,伤及肝肾等等,还有添加激素的,吃多了体毛疯长。不可以随便吃的。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普罗提诺的太一的区别

在普罗提诺的哲学思想中,总共存在着三样东西,分别就是太一、理智和灵魂。
但这三者在他看来并不是处于同等地位的,
太一是其中至高无上的存在,
是他整个哲学构想世界中最重要的东西。

普罗提诺关于艺术的本质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2.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 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从古代至中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学期的美学被纳入神学之中,表现为柏拉图学说、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的结合.普罗提诺强调了形式在美的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正如克罗齐对他的评论中所说:“那么,被表现为石块的美不存在于石块之中,而只存在于对它进行加工的形式之中;所以,当形式完全被印在心灵里时,人工的东西比任何自然的东西都美 3.近代:纯形式与先验形式 近代美学时期是指从文艺复兴延至十九世纪末,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始于近代.在近代,“形式”已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范畴,并自觉地与理性地上升到艺术的本质的高度.4.现代:超越形式回归存在 在现代,存在作为美的规定性,美学思想在存在之维度与境域上展开.同时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贝尔认为,一切视觉艺术都必然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没有它,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这种“共同的性质”,在贝尔看来,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而真正的艺术在于创造这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当然贝尔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5.后现代:形式的解构 由现代转向后现代乃是西方思想自身的发展使然,在这一思想的历程中,思想的规定性由存在变成了语言.后现代消解了近现代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思想,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解构性的,表现为不确定性、零散性、非原则性、无深度性等.如果说,现代美学还在存在境域中关注形式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则坚持强烈的反形式倾向.在利奥塔看来,“后现代应该是一种情形,它不再从完美的形式获得安慰,不再以相同的品味来集体分离乡愁的缅怀.”

普罗提诺的对诺斯替的反驳

强调福音历史事件的特殊性以及上帝新的启示的观点,很难被外邦人所接受,“灵知派教徒是希腊的知识分子”(蒂利希语)。 “基督教早期的神学家”“走了邪路的柏拉图主义”,诺斯替主义这个名称包括几个盛行于2世纪的宗教教义,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混合主义。他们可以采纳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宗教教义而不顾他们的来源和背景。“诺斯替主义是有史以来最激进的二元论。他是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分裂、人异化于自然,对于自然的形而上学的贬低、普遍的精神的孤独感、和对世俗准则的虚无化,……是人类处境的经久不衰的范式。” 诺斯替主义的教义起初描绘了神圣世界完整的原初状态:这种原初的整体性后来由于世界以及统治世界的能量的出现而破裂。诺斯替主义的自我理解的特征就是反宇宙主义的倾向:否定世界、从世界里解放出来,逃离出来。自我与世界的分裂、人与自然的异化、自然的形而上学的贬值、灵在宇宙中的孤独感以及随之而来的世俗规范的虚无主义,极端主义。诺斯替主义是希腊的,更具体的说是柏拉图主义的,诺斯替主义歪曲基督教的东西都来自于希腊哲学,东方神话学等特征。神话学和哲学,思辨和邪术混在一起,被纠缠在种种稀奇古怪和令人困惑的形式中。哈纳克(Adolf von Harnack)诺斯替主义是“基督教急性的希腊化”(the acute hellenization)。 陶伯斯认为:古代晚期的灵知标志着一神论启示宗教自身的危机;因为超世界的造物主上帝学说遭到了质疑。因为上帝的全能和创世无法解决恶的起源的问题。  多数诺斯替派称自己是基督徒,他们自认为体现了耶稣私下授意门徒得秘教传统。正统基督教反对诺斯替主义的特征还有:极端的灵物分离的二元论以及只有少数人才能蒙恩得救,而其他人将要遭毁灭的论断。他们不仅遭到教会正统的反对,同时也遭到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谴责。正统的基督教比诺斯替主义具有吸引力,因为正统基督教“无意中迎合了普通人的需要和期盼”, 信仰本身比神秘的知识更符合人性,更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近,而不是像形形色色的诺斯替主义那样可望不可即。在这场斗争中,教会为自己筑起了三道围墙来对付诺斯替主义的异端,这分别是来自使徒统绪的主教权威,使徒信经以及新约约正典等信仰规则。同时教会还动用了世俗的组织力量对异端进行打击和迫害,在这点上说教会做得不够光明磊落。同时也正是在与诺斯替主义的异端的斗争的过程中,教会加强了自我意识引进了排他主义的原则,在对待幻影主义的过程中,耶稣的神人二性,以及受难和复活的故事得到了强调,但是诺斯替主义的幽灵却始终跟随着教会,教会却无法克服他。基督教正统的胜利在于它适应了环境,缓和了早期基督教信息的激进性。教会面对异端的挑战,不得不加强了自身的建设,并且完善了神学思想。诺斯替主义出了基督教的形式外,还出现在其他三种社会背景当中:叙利亚、伊朗和犹太教的社会背景,所以有人认为:诺斯替排减去基督教仍等于诺斯替派。 但是当诺斯替主义依附在基督教之上的时候,对于基督教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教会的教父们不得不站出来同形形色色的诺斯替主义斗争,来维护正统的信仰。在这一点上说,早期的诺斯替主义的异端也催生了教父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