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暗的火(纳博科夫微暗的火)

时间:2019-11-20 12:33 来源: 作者:[db:作者] 我要投稿

纳博科夫微暗的火

估计你很难得到满意的回答,因为至今也没有人完全搞懂过。 没有搞懂,说明纳博科夫当初的目的就达到了(这个该死的老头),他不遗余力地挑战读者的智商。 你如果嫌注释不准确的话你先自己阅读一遍,毕竟注释也是他个人的理解,这本小说本来就说不清楚的,你怎样理解都好了。 另外,不要多想,免得把自己弄得太累

微暗的火在线阅读

诗作者是美国阿巴拉契亚州(虚构的州名)的著名诗人、华兹史密斯大学教授约翰·谢德。这首分成四章的诗一共有999行,谢德花了不到20天写完。后来有一名罪犯误认谢德是判他入狱的法官而将他枪杀。(谢德住在法官的隔壁,长相也有点像法官。)
真正住在法官房子里的另一个教授查尔斯·金波特实际上是遥远的“白色国度”赞巴拉国的前国王,1958年5月1日被废黜后隐姓埋名躲到这个美国大学里教书。他一天到晚沉浸于赞巴拉的历史之中,忧心忡忡地等着一个化名格拉杜斯的杀手来杀他。当他得知谢德在写一首长诗的时候,想让谢德把赞巴拉的历史写进这首诗里,让真实的赞巴拉永存于伟大的诗中。谢德很有名,在美国的诗人排名中“差一步排在弗罗斯特之后”。在遥远的赞巴拉,谢德的诗作也曾脍炙人口,连王后迪莎都曾把谢德的诗抄在自己的摘记本里。
金波特决心已下,题目都替谢德想好了,叫《孑然一身的国王》。但谢德虽然对赞巴拉的故事有兴趣听一听,却不想写进自己的诗里,对金波特的追问一直以哼啊哈的态度来打发。谢德去世之后,金波特拿到了手稿,读完之后,气愤地发现这首诗里,“我一直怀着催眠师的耐心和情人的激情催逼他接受我所提供的错综复杂的题材,根本就一点也没有。”这是首什么诗呢?金波特刻薄地说这是“一位阿巴拉契亚地区的知名人士模仿蒲柏的韵律风格写的一首相当老派的自传体叙事诗。”
金波特没有泄气,他决心利用他独有的财富——手稿来行使他的编辑权,撰写他独特的注释。他声称:“我在诗中,尤其是啊,尤其是在那些宝贵的异文中,这儿那儿都发现了不少我那种思绪的回响和彩饰亮片儿,我那光荣业绩泛起的一阵阵涟漪余波。”经过仔细地分析甄别,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异文”许多是金波特自己杜撰的。另外,据金波特自己解释,“我对这首诗的注释,不过是试图拣出那些回响,细致的火浪,微暗的点点磷光和无数潜在的受惠于我的地方罢了。”

《洛丽塔》算是禁书吗?

《洛丽塔》从禁书到“世纪经典”[文学视角] 上世纪50年代,40岁的纳博科夫告别母语俄语,开始转用英语写作。在完成《微暗的火》以后,身为教授、诗人、小说家、批评家、家的纳博科夫,写出了长篇小说《洛丽塔》。

  《洛丽塔》描写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和未成年的继女洛丽塔之间的一段“不伦之恋”。这部书稿曾被美国维京、西蒙-舒斯特、新方向、法劳、斯特劳斯和达博迪5家大出版社退稿,就连和纳博科夫签有首发协议的《纽约客》也不愿刊登。《纽约客》杂志编辑凯瑟琳·怀特对纳博科夫说,《洛丽塔》令她难受得要命。维京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帕斯卡尔·克威奇说:“谁出版这本书就要冒罚款或坐牢的风险。”

  郁闷的纳博科夫在沮丧之余,打算把《洛丽塔》的手稿扔进壁炉烧掉,妻子维拉把稿子抢了下来,维拉认为这将是纳博科夫最好的小说。在妻子的建议下,纳博科夫把小说寄到了欧洲,5年之后,《洛丽塔》被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看中了。当时这家出版社虽然出版了亨利·米勒和让·热内的小说,但大多数出版物都是像《直到她消魂尖叫》、《我的里有条鞭子》这样的色情作品。

  在这样一家出版社出版小说,纳博科夫并不情愿,他想用一个假名出版《洛丽塔》,但奥林匹亚的出版人莫里斯·基罗迪阿斯拒绝了。在出版社的要求下,纳博科夫最终同意用自己的名字出版《洛丽塔》。

  1955年9月,《洛丽塔》出版。不到3个月,它就引起了批评家的重视。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在伦敦《周日泰晤士报》上撰文,认为《洛丽塔》是法国1955年出版的3本最优秀的之一。也有人不同意这个说法,《星期日快报》的编辑约翰·戈登言辞激烈地回应说:“毫无疑问,这是我读过的最下流的一本书。”

  在以后的几年时间,《洛丽塔》相继在欧洲各国出版。但从1955到1982年间,此书先后被英国、阿根廷、等不同国家列为禁书。

  欧洲的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本书进行解读,有评论家称《洛丽塔》是“衰老的欧洲诱奸年少的美国”的象征,但另有评论家认为:《洛丽塔》是“年少的美国诱奸衰老的欧洲”的寓言。

  1958年,美国的普特南出版社的年轻编辑沃尔特·明顿从自己的女友、一个巴黎拉丁区的歌舞女郎那里听说纳博科夫出版了一本“禁书”,他好奇地找来一看,立刻向出版社的推荐,《洛丽塔》就这样在美国获得出版机会。

  一些保守的读者向出版社提出激烈抗议,谴责他们出版一部“色情、淫秽”的书。由此,在当时的美国并不知名的纳博科夫顿时成了报纸、广播里的新闻人物,《洛丽塔》也因此成为畅销书,在6个月的时间里,击败了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在当时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占据第一位。这一年里,女作家伊丽莎白·珍妮维在《纽约时报书评》上发表文章,说《洛丽塔》是她“多年来所见最有趣的书之一”,也是“所读书中最悲哀的一本”。

  虽然《洛丽塔》在美国出版了48年,但直到今天,在乡风保守的美国南方小镇公共馆,仍然看不到《洛丽塔》这本书。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洛丽塔》也从来没有在美国南方的基层电影院里放映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洛丽塔》在世界文坛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2001年,英国新闻界把《洛丽塔》选为二战以来影响世界的100部名作之一;甚至有人把《洛丽塔》、《尤利西斯》和《追忆逝水年华》共同称为20世纪三大经典文学名著。

  法国读书指南《理想藏书》认为,在当代最值得收藏的10部美国经典小说中,《洛丽塔》名列第七。《理想藏书》这样评价《洛丽塔》:“作品描写一个50来岁男子对一个12岁女孩子的迷狂激情。小说当初在巴黎发表时简直臭名昭著,而今我们应该同时把它当作写美国的小说来看。作为一个有全球文化意识的作家,纳博科夫惯于采用违法这一主题来回顾自己的流亡与失落。”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披着情色外衣的《洛丽塔》在不同的国家,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批评,被认为是一部“非道德、反美的”小说。即使在50年后的今天,普通读者对《洛丽塔》的认知并没有比50年前有什么改变。今天,我们在上“洛丽塔”,相关中大部分内容涉及到性和色情内容。

关于《洛丽塔》的几个问题

  1.我们先说小约翰。

  下面是知道里另一个人的回答:

  【1954年,纳博科夫完成了长篇小说《洛丽塔》。小说托名一个瘐死狱中的名叫“亨伯特·亨伯特”的人,以亨伯特自白的形式写成,而在小说的序文中又再托名一个“小约翰·雷博士”来“编订这部手稿”。

  也就是说,小说包含“序言”和“正文”两部分。 正文部分以第一人称叙述。“我”自称为“亨伯特·亨伯特”而“序言”部分的叙述者为小约翰·雷博士,他叙述了这本书的由来和自己的感想。从序言中读者得知,这位博士曾经写过一本获奖图书《感觉是否可靠?》,在书中讨论了某些病态和性反常行为。大概是由于这一经历,“亨伯特·亨伯特”的律师委托他来编辑这份手稿。他还透露,“亨伯特”已经在审判前几天因心脏病突发死于狱中,一个月后“洛丽塔”死于难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1010853.html

  还有是新浪里的一段话,也可以解释。

  序文

  【在我最初读序文的时候曾经推测过,小约翰·雷博士可能会在阅读这部手稿的时候随时进入和走出,随时插话并进行议论,随时把我们从记忆的深度或者说亨伯特的讲述里拉出来。我想象着,由于序文的介入,纳博科夫会使《洛丽塔》形成双重的第一人称的叙事结构,在亨伯特以第一人称的叙述之外,还应该站着一个小约翰·雷,就是在“我”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我”,存在着另外一双眼睛正在阅读和评判,也就是说,并不是你或者我在阅读《洛丽塔》,而是我们在借用小约翰·雷的眼睛在阅读。这样一来,就使《洛丽塔》成了双重的第一人称的叙事结构。但事实与我的想象和推测南辕北辙,除去这篇序文,在《洛丽塔》里,纳博科夫再没有让小约翰雷出来和我们见面。但,《洛丽塔》里的序文,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小约翰·雷让我们知道,我们即将开始阅读的是一部回忆录。回忆录作为一种真实的记事文体,使我们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约翰·雷博士接着告诉我们,这部回忆录的作者亨伯特确实在我们曾经生活过的现实里生活过,并在他受审的前几天,也就是1952年11月16日在法定监禁中因冠状动脉血栓症而去世,他在临死前还留下了遗嘱,让一个和他相关的人来整理出版他留下的《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也就是《洛丽塔》手稿的事宜。负责整理这部书稿的小约翰·雷博士,不但告诉了我们亨伯特的结局,而且还告诉我们小说里另外一个主要人物洛丽塔在现实生活里的最后结局。在离开亨伯特之后,洛丽塔嫁给了一个退伍军人,1952年的圣诞节,也就是在亨伯特离开人世没有几天,这位理查德·F·希勒太太因为分娩而离开人世。为了使我们相信他所说事件的真实性,他还让我们去查一查为时不远的有着具体日期的当地报纸,用来证实。

  接着,小约翰·雷博士对《洛丽塔》里的道德观作了一些解释,他让我们相信,小说里所讲述的病态心理在美国社会具有普遍性。很显然,这也表达了纳博科夫本人的文学主张。使小说的序文成为正体,这精巧的小说结构达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它使我们对《洛丽塔》里所讲述的故事深信不疑。让序文成为小说有机的部分,显然具有结构学上的意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810d180100bsxg.html

  纳博科夫后记的一句话:

  鉴于我曾经装扮过《洛丽塔》书中撰写序文的人物,即老于世故的约翰·雷这个角色,任何直接来自我的评论,都会让人觉得——事实上是让我觉得——这是让我觉得——这是装扮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来讨论他自己的书。

  下面是我要说的话:

  很有可能约翰雷就是作者本人,亨伯特的意识是纳博科夫构筑的,那这个序也很可能是纳博科夫自己写的,是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文,也是含蓄的透露了主人公后来的结局。

  当然,也可能真的有这么个人,他是编辑。我开始是这么认为的,可是他仿佛对故事有着理性的了解,仿佛就是在小说世界里存在过的一个人,所以应该是纳博科夫用一种编辑的口吻从另一个角度谈及洛丽塔,毕竟正文通篇都是亨伯特的自述……我们无法走进别人的世界。

  总结:序和正文可能就是小说的组成部分,约翰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人。

  反正纳博科夫也不是没写过,他的登峰造极的小说《微暗的火》,就是这样的,小说分为“前言”“微暗的火——一首四个篇章的长诗”“评注”“索引”四部分。就是写了一首长诗(只占通篇的十分之一),然后给了很长的评注,前言和索引也是虚构的。要反复阅读对照,才能形成一个曲折的故事。详见该词条。

  2.后记。

  这是纳博科夫关于《洛丽塔》的一些话,没什么可不理解的啊啊啊?写了写作的过程,来源,以及出版前后的波折。以及对该书的澄清。

  貌似当时他的书被误会的贼厉害,还被禁了呢,禁了又解禁。人们对洛丽塔的误解让纳博科夫很失望的说,因为纳博科夫认为这是对道德很严肃的文学作品,而读者的境界让他失望,才写了后记。

  3.纳博科夫和亨伯特的关系。

  作者和人物的关系。亨伯特是纳博科夫虚构出来的一个精神病患者。他们不是同一个人,纳博科夫有老婆有孩子,而且不恋童。

  以下是我在另一个地方的回答,希望能帮助你。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3864301.html

  4.不是翻译过来难懂的问题,主万先生的译本可是我看过最好的洛丽塔译本。原因是纳博科夫的语言风格很鲜活又有些晦涩。洛丽塔是他众多作品中可谓是最最通俗易懂的那一档里。我买了他那么多书,全当成书架的装饰品了,悲剧

  5.小红旗拿来,如果你有良心的话。

微暗的火原小说

诗作者是美国阿巴拉契亚州(虚构的州名)的著名诗人、华兹史密斯大学教授约翰·谢德。这首分成四章的诗一共有999行,谢德花了不到20天写完。后来有一名罪犯误认谢德是判他入狱的法官而将他枪杀。(谢德住在法官的隔壁,长相也有点像法官。)
真正住在法官房子里的另一个教授查尔斯·金波特实际上是遥远的“白色国度”赞巴拉国的前国王,1958年5月1日被废黜后隐姓埋名躲到这个美国大学里教书。他一天到晚沉浸于赞巴拉的历史之中,忧心忡忡地等着一个化名格拉杜斯的杀手来杀他。当他得知谢德在写一首长诗的时候,想让谢德把赞巴拉的历史写进这首诗里,让真实的赞巴拉永存于伟大的诗中。谢德很有名,在美国的诗人排名中“差一步排在弗罗斯特之后”。在遥远的赞巴拉,谢德的诗作也曾脍炙人口,连王后迪莎都曾把谢德的诗抄在自己的摘记本里。
金波特决心已下,题目都替谢德想好了,叫《孑然一身的国王》。但谢德虽然对赞巴拉的故事有兴趣听一听,却不想写进自己的诗里,对金波特的追问一直以哼啊哈的态度来打发。谢德去世之后,金波特拿到了手稿,读完之后,气愤地发现这首诗里,“我一直怀着催眠师的耐心和情人的激情催逼他接受我所提供的错综复杂的题材,根本就一点也没有。”这是首什么诗呢?金波特刻薄地说这是“一位阿巴拉契亚地区的知名人士模仿蒲柏的韵律风格写的一首相当老派的自传体叙事诗。”
金波特没有泄气,他决心利用他独有的财富——手稿来行使他的编辑权,撰写他独特的注释。他声称:“我在诗中,尤其是啊,尤其是在那些宝贵的异文中,这儿那儿都发现了不少我那种思绪的回响和彩饰亮片儿,我那光荣业绩泛起的一阵阵涟漪余波。”经过仔细地分析甄别,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异文”许多是金波特自己杜撰的。另外,据金波特自己解释,“我对这首诗的注释,不过是试图拣出那些回响,细致的火浪,微暗的点点磷光和无数潜在的受惠于我的地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