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淡蓝点(暗淡蓝点最经典的话)

时间:2019-11-19 13:1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我要投稿

暗淡蓝点最经典的话

《暗淡蓝点:对未来人类身处于太空的目光》(Pale Blue Dot: A Vision of the Human Future in Space)是一本出版于1994年由卡尔·萨根所著的一本非虚构作品。本作品是《宇宙:个人的旅程》的续集,及萨根认真地从“暗淡蓝点”照片获得的启示所写成。[13]书中萨根结合了不同的思想,以书籍出版当时已知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去描述有关人类处身于宇宙的位置。他亦详细阐述了他对未来人类的目光。[14]
在书的第一部分探讨了在过往历史里,一些认为地球及人类是独特的主张。萨根对地心说或者以地球为中心的想法续存作了两个主张:人类为自己的存在感到骄傲,及受到了异见者会遭受折磨的威胁,特别处于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时代。但是,他亦承认(直至几百年前为止)用以证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科学工具,不够准确去量度诸如视差等现象,才令天文学家无法证明地心说是错误的。
解释过当我们知道了原来我们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学会了谦卑之后,萨根就着手探讨整个太阳系。他首先解释了航海者号计划,因为他本身是参与该计划的科学家之一。他形容了着手于远方行星的微弱光线时的困难,以及因两台太空船年老而困扰的技术上及电脑上的问题。他其后审视了每个主要行星及其卫星,包括土卫六、海卫一及天卫五,集中于在这些太阳系前方成员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萨根指出研究其他行星提供了了解地球的背景,以保护她免受环境灾害。他觉得美国国家航太总署在阿波罗计划完成后就撤消了人类前往月球的所有任务是一个短视的决定,纵然那是因为高昂成本以及对美国人民来说人气已大不如前。他说未来对太空的探索应该集中于如何保护地球。这本书于苏梅克-李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后一年出版,他以这件事突出了这些足以为地球带来持续性伤害的周期性陨石及彗星对地球的危险。他说我们需要一个政治上的决心,去追踪大型的外太空物体,否则我们需为赔上一切而冒险。他又指出为了拯救人类的进程,应该采纳太空移民及地球化。
在书的末段,萨根夫人安·德鲁扬挑战读者试从书中的照片中挑一颗星球的点出来,并想像那里的居民同样以为这个宇宙是为他们而设的。她与她丈夫萨根一样认为人类并非如他们所想般那么重要。
本书的第一版还包括了一个插图及照片列表,主要来自美国国家航太总署。

暗淡蓝点读书笔记

  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美)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著;吕瑞兰,李长生译. 寂静的春天[M]. 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120-123
  120-123是你参考的页数

旅行者一号拍摄的一张几乎全黑的照片为什么会震撼...

时间回到1977年9月5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尔角,控制室里的人们紧张而有序的做着发射前的最后准备,随着倒计时结束,12点56分发射台上的泰坦三号E半人马座火箭喷射出巨大的火焰,带着旅行者一号卫星升上天空。

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到1977年的20年间,各国已经发射了很多的卫星,但旅行者一号却是一枚有着特殊意义的卫星。不同于之前发射的气象、军事等卫星,旅行者一号的任务就是旅行,携带人类的信息前往辽阔的宇宙。它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旅行者1号上携带了一张铜质磁盘唱片,表面镀金并内藏金刚石留声机针。这意味着即使是十亿年之后,这张唱片的音质依然和新的一样。内容包括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另外,磁盘上还有115幅影像,包括太阳系各行星的图片、人类的性器官图像及说明等,这些数据旨在向“外星人”表达人类的问候。另外,唱片封套上还包括了一块高纯度的铀238,这样捕获此唱片的外星生命即可据通过其半衰期推算出探测器的发射日期。

“旅行者一号”是首个冲出太阳系的人造飞行器,在人类的航空航天史上有着特殊的意思,成为了人类探索辽阔宇宙的标志。

而上面我们看到的那张满是噪点的照片,其实是旅行者一号所拍摄的,称之为“暗淡蓝点”。1990年2月14日,NASA发出指令让旅行者一号向后看以拍摄它所探访过的行星。最终NASA从中筛选了60张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拍摄到了地球。这张照片是从64亿公里外拍摄的,并使用了蓝色、绿色和紫色的滤光镜,地球在这张照片上的大小仅为0.12像素。这是迄今为止距离最远拍摄的地球照片。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张照片有什么感觉,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感觉只有两个字:渺小。正像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一样。

“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暗淡蓝点在线阅读

《暗淡蓝点:对未来人类身处于太空的目光》(Pale Blue Dot: A Vision of the Human Future in Space)是一本出版于1994年由卡尔·萨根所著的一本非虚构作品。本作品是《宇宙:个人的旅程》的续集,及萨根认真地从“暗淡蓝点”照片获得的启示所写成。[13]书中萨根结合了不同的思想,以书籍出版当时已知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去描述有关人类处身于宇宙的位置。他亦详细阐述了他对未来人类的目光。[14]
在书的第一部分探讨了在过往历史里,一些认为地球及人类是独特的主张。萨根对地心说或者以地球为中心的想法续存作了两个主张:人类为自己的存在感到骄傲,及受到了异见者会遭受折磨的威胁,特别处于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时代。但是,他亦承认(直至几百年前为止)用以证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科学工具,不够准确去量度诸如视差等现象,才令天文学家无法证明地心说是错误的。
解释过当我们知道了原来我们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学会了谦卑之后,萨根就着手探讨整个太阳系。他首先解释了航海者号计划,因为他本身是参与该计划的科学家之一。他形容了着手于远方行星的微弱光线时的困难,以及因两台太空船年老而困扰的技术上及电脑上的问题。他其后审视了每个主要行星及其卫星,包括土卫六、海卫一及天卫五,集中于在这些太阳系前方成员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萨根指出研究其他行星提供了了解地球的背景,以保护她免受环境灾害。他觉得美国国家航太总署在阿波罗计划完成后就撤消了人类前往月球的所有任务是一个短视的决定,纵然那是因为高昂成本以及对美国人民来说人气已大不如前。他说未来对太空的探索应该集中于如何保护地球。这本书于苏梅克-李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后一年出版,他以这件事突出了这些足以为地球带来持续性伤害的周期性陨石及彗星对地球的危险。他说我们需要一个政治上的决心,去追踪大型的外太空物体,否则我们需为赔上一切而冒险。他又指出为了拯救人类的进程,应该采纳太空移民及地球化。
在书的末段,萨根夫人安·德鲁扬挑战读者试从书中的照片中挑一颗星球的点出来,并想像那里的居民同样以为这个宇宙是为他们而设的。她与她丈夫萨根一样认为人类并非如他们所想般那么重要。
本书的第一版还包括了一个插图及照片列表,主要来自美国国家航太总署。

为什么太空是蓝色的?

  当我们思考“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其实包括了2个子问题:
1、为什么会有颜色?
2、为什么天空会有颜色?一、为什么会有颜色
  颜色,与光是密不可分的。简单来说,我们看到的物体,要么本身发光,要么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 我们早已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因为有波动性,所以有波长跟频率。无论是本身发光,还是反射太阳光,最终我们能看到颜色,有“颜色”的概念,本质上,都是不同波长(频率)的色光,通过眼睛,在大脑中引发的一种主观感受。
  本身发光的物体,发出的光有自己确定的光波频率 (或波长);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的,就要考虑太阳光的性质。太阳光是可见光,波长大致在390nm-780nm间。可见光根据波长范围进一步细分,就划分出可见光谱,简单大体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但我们知道各种色光的波长是一个范围,在光谱区域上是一个波带,所以有更多的过渡色泽。太阳光接触某个物体,要么被反射,要么被吸收,要么就通过。全反射如白墙,部分反射如绿叶(反射绿光,吸收除绿光外其余的可见光),全吸收如黑色物体,全通过如透明玻片。什么色光被反射(或散射),取决于物体尺度与色光波长比。色光波长与物体尺度越接近,越容易被反射(或散射)。比如香烟的烟雾呈蓝色,是因为烟雾中的粒子小到与蓝光的波长大致相当,蓝光被散射与“分离”出来。
  所以,所谓颜色,无非是不同波长(频率)的色光,在人脑中的主观感受。而不同波长(频率)的色光,要么是自有的(光源),要么是散射太阳光后被“分离”出来的。
  二、为什么天空有颜色
  顺着上面的思路,天空本身不发光,那么天空有颜色,必定也是散射\吸收太阳光后“分离”出的色光,在天空背景留下,通过眼睛,在大脑中引发的主观感受。那天空中的什么散射了太阳光?答案是大气层、水滴、沙粒、细尘等等,尤以大气层为主。大气层有什么?空气分子,如氮、氧、二氧化碳等。散射,本质上是由于光波的波动不容易绕过和它们大小差不多的障碍物。比如,碰到与蓝光波长接近的分子,则蓝光被散射多,而波长大于它的(比如红光),则可以把分子遮掩住,几乎不受分子影响,继续传播。所以,波长比分子尺度长得多的光波被散射的机会较少。
  极端化假设一下:
1、如果没有大气层(也不考虑诸如水滴、沙粒、细尘等),太阳光几乎不发生散射,那从星球表面看天空背景,将是一片漆黑;
2、如果大气层很厚,太阳光中绝大部分,都被层层散射回太空,仅有波长最长的部分色光(如红光)有机会到达低层大气层并发生散射,那从星球表面看天空背景,可能会是红色的;
3、如果大气层非常之厚,太阳光完全被散射回太空,都没机会照到低层大气,那从星球表面看天空背景,又将是一片漆黑;但如果上升到不同大气高度,由于有部分太阳光到达并发生散射,可能天空背景颜色又不一样了。所以,当我们问:“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其实也隐含了一个观察高度的问题。大气厚度不同,可见光散射掉的比例不同,所以,从不同的高度(星体固体表面、大气层某个深度)看天空,可能颜色不一样。
  实际是如此吗?
  比如水星、地球的月亮,以及其他行星的大多数卫星,都是小星体,重力微弱,不能保留自己的大气,于是大气会慢慢地向太空流散。这样一来,近乎真空的空间会延伸到它们的表面。太阳光在传播途中既不被散射,也不被吸收,会毫无阻拦地射到它们的表面。这些星体的天空是漆黑的,甚至在正午也是这样。
  比如火星,比地球小,拥有的大气稀薄得多(它表面的气压,大致与地球的平流层达到的高度处的气压相等),可见光几乎不发生散射,或只散射短波长的紫光,因此似乎可预见,火星的天空是漆黑的或深紫色。但由于火星表面大部分是沙漠,偶尔有剧烈的沙暴,把地面上的细小沙尘吹到高空。沙尘要过好久才会落下来。在天空完全变清之前,又一次沙暴出现了。几乎在每一个火星年中,都会发生全球性的或接近全球性的沙暴,铁锈色的沙尘经常悬浮在火星的天空中,所以,从火星表面看天空背景,是铁锈色的。(1976年7月,美国的“海盗1号”着陆器(在这颗红色行星上成功着陆的第一艘太空飞船)首次从火星表面拍摄照片,经过校正后,得到了从火星表面看天空背景,是介于赭色与粉红色的。)
  比如金星,大气层厚度大约为地球的90倍(二氧化碳占97%以上,高处云层中还含有大量的硫成分),基本上大部分色光都不会射到金星表面,而射到表面的光线应是非常红的,天空就像地球上落日景色那样。此外,高处云层中的硫会把天空染成黄色。苏联“金星号”着陆器拍摄的照片证实,金星的天空是橙黄色的。
  而地球,大气层没有金星那么厚,可见光有更多机会到达低层大气。当太阳光射入主要由氮和氧构成的地球大气层时,短波如蓝光,就被与其尺度相当的空气分子给散射,蓝光分布在天空背景上,所以我们在无云的白昼抬头仰望,可以看见美丽的蓝天。
  而像太阳系外围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与海王星,它们是庞大的星球,拥有主要由氢和氮组成的深厚大气。它们的固体表面是在大气深处,太阳光根本照射不到。在那里向上望,天空是漆黑的,看不见日出的美景—从来就没有过。但在太阳光能够射到的大气较高处,颜色却又不一样,诚如《暗淡蓝点》所说:
“在木星的高空,在一个由氨(而不是水)的冰粒子形成的高雾层之上,天空几乎是漆黑的。在这下面的蓝天范围内,有一些彩色的云——呈浓淡程度不同的黄褐色,其成分未知。再往下,天空看起来是红褐色的,云层的厚度不一,在薄的地方可以看到一小片蓝天。在更深的地方,又逐渐回到永恒的长夜。
  天王星,尤其是海王星,有一种古怪的、朴素的蓝色。高速的风使云团(其中有些云稍白)在蓝天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