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 林觉民(林觉民与妻书的评价)

时间:2019-11-17 15:19 来源: 作者:[db:作者] 我要投稿

林觉民与妻书的评价

请采纳
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而是一位革命志士抱着必死的信念,在起义之前写给爱妻的遗言,表达了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个人一切的崇高革命精神,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字里行间闪烁着革命志士牺牲一己, “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本文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倾诉自己“至爱汝”

死”的心情,细述投身革命的道理。又“忍舍汝而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句是全文的纲。在这段里先简单地阐述“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道理。然后下面用两段文字,一段详诉, “吾至爱汝”的衷情,一段说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道理。

紧接着,用“汝忆否”、 “回忆”、 “又回忆”引出三件夫妻恩爱的追忆。三件事情都反映了烈士对妻子的眷恋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一句,把“吾至爱汝”的倾诉过渡到“忍舍汝而死”的说理层面。先列举种种“可以死”的情况,直指种种社会惨状及其根源,说明在这种悲惨的社会里“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是自私的,也是不现实的,坚定了必须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信念;接着讲到了破镜难以重圆的故事,说明“生离”较“死别”更为痛苦;再接着说“天下人”生死离别的惨状,说明“钟情如我辈者”不能忍心不救,从而得出要“就死而不顾汝”的道理。最后写对妻子的叮嘱,希望妻子将遗腹子抚育成人,完成自己的志愿。

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 “吾今与汝与无言矣”,似乎要收住话头了,但感情澎湃,欲止不能,很自然地又写出自己死后的愿望:希望自己的灵魂永远陪伴妻子,以此进一步表达“吾至爱汝”的衷情。 本文作者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在遗书中非常自然地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全文有很多地方直接抒情,表现了烈士在面临为革命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情感浪涛。为了抒情,作者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而最感人的,除了“吾至爱汝”的情外,还在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道理。烈士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是崇高的。正因为烈士挚爱妻子,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义的“理”就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人力量。

本文语言非常好,浅近畅晓。信中之话是烈士说给爱妻的肺腑之言,真切感人,扣人心弦。作者语言修养很高,说理时选择了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表达丰富感情的句式,使议论也涂上自己所憎所爱的感情色彩。例如,作者在谈到清朝血腥凶残的统治时,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采比喻,又如“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吾能之乎 ? 抑汝能之乎 ? ……”分析现状黑暗,接连使用了排比、设问、反问等句式,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从而有助于思想观点的表达。文字亦文亦白,通俗典雅,信中虽多处用了典故,如“太上忘情”、 “望夫化石”、 “破镜重圆”等,都融人通俗的语言之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而又不觉艰深费解。

文言文《与妻说》的翻译

 意映爱妻,见字如面: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了。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够写完信就想放下笔,又怕你不体察我的心思,说我忍心抛弃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想让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说这些话。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不能学习那种思想境界高的圣人而忘掉感情啊。古语说:仁爱的人“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伤啊!

  你还记得么?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我实在是不能忘记你啊!回忆后街我们的家,进入大门,穿过走廊,经过前厅和后厅,又转三四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有一间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刚结婚三四个月,正赶上冬月十五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遮掩映衬;我和你并肩携手,低声私语,什么事不说?什么感情不倾诉呢?到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只剩下泪痕。又回忆起六七年前,我背着家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时,你小声哭着告诉我:“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远行。”我也已经答应你了。十几天前回家,就想顺便把这次远行的事告诉你,等到跟你面对时,又不开口,况且因你怀孕了,更怕你不能承受悲伤,所以只天天要酒求得一醉。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我确实愿意和你相依为命直到老死,但根据现在的局势来看,天灾可以使人死亡,盗贼可以使人死亡,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可以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们这辈人生在今天的中国,国家内无时无地不可以使人死亡。到那时让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够这样做呢?还是你能这样做呢?即使能不死,但是夫妻离别分散不能相见,白白地使我们两地双眼望穿,尸骨化为石头,试问自古以来什么时候曾见过破镜能重圆的?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要痛苦啊,这将怎么办呢?今天我和你幸好双双健在,天下的不应当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了的人,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爱情专一的人,能忍受这种事情吗?这是我敢于索性去死而不顾你的缘故啊!我现在死去没有什么遗憾,国家大事成功与不成功自有同志们在继续奋斗。依新已经五岁了,转眼之间就要长大成人了,希望你好好地抚养他,使他像我。你腹中的胎儿,我猜她是个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我心里非常欣慰。或许又是个男孩,你就也教育他以父亲的志向作为志向,那么我死后还有两个意洞在呀。太高兴啦,太高兴啦!我们家以后的生活该会很贫困,但贫困没有什么痛苦,清清静静过日子罢了。

  我现在跟你再没有什么话说了。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应当也用哭声相应和。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现在又有人说心电感应有道,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那么我死了,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着你,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我平素不曾把我的志向告诉你,这是我的不对的地方;可是告诉你,又怕你天天为我担忧。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可是让你担忧,的确不是我能忍受的。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替你打算的事情只怕不周全。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为什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为什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究不忍心只完善自己。唉!方巾短小情义深长,没有写完的心里话,还有成千上万,你可以凭方巾领会没写完的话。我现在不能见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会在梦中梦到我吧!写到这里太悲痛了!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意洞亲笔写。

  家中各位伯母、叔母都通晓文字,有不理解的地方,希望请她们指教。应当完全理解我的心意是好。

妾和妻有什么区别?

妻和妾在地位上有很多区别,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1、嫁娶

妻,齐也,意为男子的配偶。古代男子的妻子只有一个,叫做正妻,是双方父母做主商定的,需要有媒人、聘礼,接亲时可使用八抬大轿从正门迎进家中,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

妾,主要指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结构中,地位低于妻的,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娶妻需要父母同意,而纳妾则可以不经过父母。

2、子嗣

妻子所生的儿子为嫡子,享受第一继承权。同时,妻还是男子所有孩子的嫡母,无论是否亲生,并且有抚养照顾他们的义务。

妾所生的孩子与妾只有血缘上的母子关系,而没有宗法上的母子关系。妾同时也没有抚养照顾男子其他妻妾的孩子的义务。

3、家庭地位

妻作为一个家庭的女主人,是家庭内部事务的决定人,享受的是主人的待遇,有财产以及下人的支配权,也有照拂整个家庭的义务。娶妻、休妻都有宗法制度的约束,男子不能随意做主。休妻要满足“七出”,即夫妻离婚的七个基本条件,妻子至少需满足一条男子或其家族才能休妻,能使女子最低限度地免于任意被夫家抛弃的命运。

而妾从本质上说还是奴才,是下人,需要侍奉包括妻在内的主人。妾属于丈夫的私有财产,丈夫可以随意处置甚至变卖、处死自己的妾而不受法律制裁。

4、与夫家的连带关系

妻家和夫家是正式的姻亲,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往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比如夫家犯了罪连坐时,妻家也是要承担犯了罪的后果。

妾家与夫家是没有正式关系的,即夫家不承认妾家亲戚关系。夫家犯罪时,妾家也不会受到牵连。

除了妻、妾之外,与男子有关系的女子还有其他几种类型的称呼,比如姨娘、陪房、通房等等,但本质来说她们都是男子的妾。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古代还有一种大房、二房的说法,此处的二房却不是“妾”,而是“妻”,宗法上也是承认的。

比如红楼梦中,尤二姐就属于贾琏的二房,也是贾琏的妻子,所以凤姐即使心里恨,表面上也要与她姐妹相称。

男子休妻的标准“七出”包括:

1、不顺父母;

2、无子;

3、淫;

4、妒;

5、有恶疾;

6、口多言;

7、窃盗。

在古代,妾和妻在地位上有什么不同?

  妻子是由夫家的父母之命决定的,而妾则完全是丈夫的喜好决定,家族通常不干涉。因此丈夫对于妾在家庭的一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常说,一个人只需要对掌握他命运的人物负责,对妻子而言,丈夫不是决定妻子的最重要因素,妻子的地位也不是由丈夫给予的,娶妻休妻都有严格的宗法制度要求,由不得丈夫胡来,因此妻子对于丈夫可以不邀宠,甚至基本不理睬。我们常常看到影视作品里面丈夫对于妻子恨得牙痒痒却又毫无办法就是这个道理,说到底,丈夫不是妻子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但妾却不同,妾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丈夫赐予的,对于妾来说,丈夫就是她在这个家庭的一切,所以小妾对丈夫无一不是使出千般手法,百般讨好,曲意奉承,总之对于妾而言,让丈夫高兴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丈夫是决定妾生活好坏,地位高低,甚至生死存亡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个绝非夸张,历史上杖毙小妾的大有人在,但杖毙妻子的却寥寥可数。再说,丈夫纳妾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愉悦,所以在自己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当然会选让自己中意的女子为妾了。所以我们常说“妻不如妾”决不是指地位的差距,而是在丈夫心中的宠爱程度。偏爱小妾几乎是一种必然,因为妻不是自己选的,而妾一定是自己中意的。

  再来看妾与妻的关系。再强调一次,宠妾压主的事情,如果严格的按照宗法制度和法律的规定,这个妾是可能被杖毙的。因为妻和妾实质上是一种主仆关系。妾压妻就是以下犯上,不仅仅是家庭矛盾的问题,而是奴才冒犯主子的问题,这个在古代伦理中绝对是大事,因而通常情况下只有虚构的影视作品里才能存在。具体来说,妻子是可以和丈夫相提并论的,夫妻是一种配偶伴侣的关系,根据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丈夫是家庭在外部事务中的主事者,妻子就是家庭内部事务的决定人。因此妾的一切妻子都可以插手,因为这些都属于内务问题,是宗法保障的妻子的权力范围,放大了来看,连皇帝宠幸妃子(实质是妾)也必须得到皇后(实质是妻)的许可,这就可想而知妻子在家庭内部事务的话语权有多重了。其实想想道理也很简单,妻子的作用某种程度是维护家族与家族姻亲的纽带,妻子地位的动摇往往是会影响家族外部势利的消长,而妾不过是丈夫的一个玩物,对于家族可有可无,这种地位两者又如何能平等呢。当然这里也要说明一下,这些都是指按照宗法制度的标准,实际上很多男人因为枕头风的关系无视礼法,宠信小妾,冷落妻子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妾对妻子却绝不能这种逾制的行为,不仅如此,对于两者之间的具体相处也有明确的规定,如小妾必须每天向妻子请安,妻坐下时,妾只能站着,即使妻赐座,也只能做半边屁股之类的,这里就不累述了。

  再说妾家与夫家的关系。我们知道妻家和夫家是一种姻亲关系,这种在古代实际上就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所以古代屠灭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和妻族。因而某种程度,妻家和夫家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战略盟友关系。而妾家和夫家完全没有这种关系,正如前面所说,娶妻是一种家族行为,所以娶妻要由家族来决定,而纳妾基本就是出于丈夫个人的好恶来决定,这是一种个人行为,因此家族也不会对此负责,也不会认同与妾的家族有什么联系,所以古代的连坐制度从来不包含妾族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因而夫家是不认妾家这门亲戚的。

  最后说说妾和丈夫子女的关系。首先说明的是,妾和丈夫其他女人所生子女之间基本可以认为是没有任何关系,妾没有照顾抚养这些子女的义务,这些子女也没有赡养父亲小妾的责任。两者就是同在一个屋檐下的陌路人。最重要的是妾和自己所生子女的关系,按照宗法制度的要求,这只是血缘上的母子关系,而不是宗法认可的母子关系,宗法上的母子关系是所有子女(无论妾生还是妻生)与丈夫嫡妻之间的关系。任何子女不论是否妾所生都与妾没有宗法意义上的母子关系,这在我们现在看来多少有点不近人情,但是制度就是如此,连皇帝也得遵循,一个不太准确的例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靖朝大礼仪事件,不能认生身母亲为母亲,这连皇帝都无法改变,可见古代宗法制度的严苛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妾与妻实在是相差甚远,这就是为什么诸多小妾总想扶正的原因了。这一步如果成功,实在是一步登天。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很少有妾能够成功上位,这跟我们前面分析妻和妾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作用太过相关。大家看大宅门,里面白老七最后娶香秀的时候,杨九红抱怨说自己从来都没有要求扶正就是这个道理,不是不想,而是困难太大。后来这件事也遭到全族人的反对,就是因为这是娶妻,跟家族相关,而纳妾则无所谓。当然也只有七爷这种不受礼法约束的人才能这么荒唐,通常情况下,娶“太太”和娶“姨太太”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希望被您采纳!

妻和妾的不同?偏房又是什么?

一、妻妾的不同点:

1、妻妾来源不同

妻是依据“六礼”,在门当户对的匹配下,用八抬大轿明媒正娶过来的,一个男子只允许娶一个妻子。而那些妾,只有一部分是通过正常手续聘娶的,古人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这里所说的“奔”,便是非正式聘娶之意。

2、妻妾身份不同

妻子是正室、正妻;小妾是侧室、副妻。男子可以拥有很多的小妾,但妻子只能有一个。这便是封建社会里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3、穿着方面不同:

穿”妻的服装要用正色,图案大方华贵,如牡丹、茶花、蝙蝠(福)、团寿(字)等。而妾的衣裳只准使用间色,图案碎小密集,如桃、梨、月季、蝴蝶之类。

二、偏房:

1、偏房,正屋边的房子:客人被安置在偏房歇息。

2、偏房,妾,小老婆:前在扬州娶一女苏赛琼,用作偏房。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道:“只一个儿子,完婚过了。女儿到有四个,这是我第四个了,嫁与徽州朱八朝奉做偏房,就在这北门外开盐店的。”

3、 偏房:指与正房结构相似的,利用正房墙(体)增建的房屋。

按结构分为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土结构、木结构五大类。

妾的产生原因:

一说法是因为在古代中国娶妾有时是因为正室不能生育,传统上有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妻子如未能生育,害怕丈夫绝后,当时的妇女又没有独立的谋生能力,为了维持自己在夫家的地位,所以才出此下策,但后来却成了男人为了欲念而做的一种行为。

另一方面,则认为这是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延伸。亦有人类学方面的观点,认为是生物保存血统的自然性,但此说仍未有充足证据证明。参见一夫一妻多妾制。

成语“三妻四妾”、“妻妾成群”就是形容妻子与妾侍很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