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诗词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文释义: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
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作者及朝代:宋代·苏轼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二、赏析: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境界之宏大,前所未有。通篇大笔挥洒,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塑造了英气勃发的形象,透露壮怀难酬的感慨,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通感比喻
设问:为了揭示下文,强调某种观点而有意提问
反问 :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内容,肯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否定的,否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反问在于突出地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所说的话具有一种不可辩驳的气势。 比喻:是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有相似点才能构成比喻,另外比喻就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比喻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人们的印象,用它来说明道理时,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便于人们理解。
对偶:主要针对句子的结构而言,构成对偶的上下句之间必须字数相同,意思相对或相反,两句才能构成对偶。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像,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的扩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像,把事物摹拟成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能够把甲事物借助丰富的想像摹拟成乙事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等奖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句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前一句苏轼站在赤壁的岸上,看着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流露出豪气,后一句千古风流人物是写出了苏轼面对大自然和时间,人是很渺小的,千古多少英雄无论多厉害,都会被时光洗刷过去,也是为下一句埋下伏笔。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岸的那一边,是三国时代的进行过赤壁之战的周瑜的营地。从诗歌中引出人名,有两个意思,一,人的特殊事例很适合这首词的例子。2.作者觉得和这个人很像,或者很崇拜这个人。苏轼是属于很崇拜周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句都是写景色,读起来读者都让苏轼的豪气,霸气所感染,特别是动词,穿,拍,卷,这三个字没有一个不需要大力气的,但自然却很容易做到,这三个词改成任何一个动词,都会使力量变小了。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么美丽的江山,自然有很多豪杰去争取,各施各法,百花齐放,有的遗臭万年,有的名流千史。这是为写下面周瑜埋下伏笔。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是写周瑜。明在写周瑜,暗却写自己,后面的“遥想 雄姿英发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记得苏轼有一首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里卷平冈。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和这个雄姿英发,是不是很呼应。这是写名人,确实在比自己。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想到现实了,老人总是这样,口头禅是;想当年老子我……………………这翻译成现代话语就是这样的。这句是作者想到现在的自己,两鬓白发,在感叹时间过得快,任你年壮的时候,多么厉害,始终,都逃不过现实的洗刷,这和前一句千古风流人物相呼应。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结尾,这是回锋,至于什么叫回锋,您就自己百度吧,这一句有一首词也是这样,和世事浮沉何须问,不如高卧且加餐是一个相同的意思。说到悲伤了,就不说了,喝酒聊天观赏风景,就这样分散注意,不去想那些伤心的是。
念奴娇赤壁怀古诵读视频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加着重号的表示重读,“~~”表示拖长音,“/”表示节奏停顿。)
具体指导: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因为这三句气势磅礴,雄视古今,所以我们朗读时,要奇峰突起,语音浑厚,情感激昂。 “大”要重读,一锤定音,定下全文豪放的基调。
“千古风流人物”,要稍微重读,但是注意缓慢,把调子提上去。
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三句应读得抒情,平淡,缓慢。
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因为这三句波澜壮阔、雄奇壮丽,要读出节奏感和霸气,语调就要慷慨激昂,情绪饱满,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几个形容词和动词重读。
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要降调,语调轻柔。
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几句是表现周瑜春风得意、潇洒从容、气定神闲的,要读出那种得意、轻快,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读平和一点。 “雄姿英发”应加重感情,读出你崇拜英雄的感觉。
“谈笑间”尾音加重,加点神秘色彩,“灰飞烟灭”读得要快点,情感有一次上升。强调对方的失败,来反衬周瑜指挥战争的游刃有余、胸有成竹。
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要读出词人心中的落寞伤感、惆怅失意以及空旷之感。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要读出词人的豪放旷达洒脱。
4、配乐朗读背景音乐:可选择古筝乐曲,如《十面埋伏》古筝曲、《高山流水》古筝曲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载东坡语:“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道,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蒹葭,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
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念奴娇·赤壁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