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搞笑下一句
下一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全诗如下: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如下: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注释如下: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扩展资料: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
落花决不是无情的废物,诗人辞去礼部主事之职,正是为了到家乡主掌书院,聚徒讲学,把自己的学业和思想传给生徒,以变革的热情和未来的憧憬启迪他们,为国为民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色彩、芬芳,正可以献给后之来者。
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大自然里花开花落,本来风雨由之,无感情可言,落红说不上是“有情物”还是“无情物”,只是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结合起来,把感情移向落花,才使落花也具有人的感情,从而变成有情物。
落花有情,表现在去酿造新的彩色的世界——“化作春泥更护花”。至此,诗人终于把飞花般纷乱的思绪捉住,从愁思中摆脱出来,带着时代的使命感,上升到一种庄严神圣的境界。
“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飞花的独自,也是诗人与腐败的官场决裂,向黑暗的势力抗争的庄严而神圣的宣誓。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为了似锦繁花,不惜献身化为春泥。
参考资料来源:——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古诗落红不是无情物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220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收录。
原诗如下: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下联是什么
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说,花虽然败落了, 化作春泥了,还要为后来的花提供养料。 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全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全诗的前两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其大意是: 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历程,但只有这样, 才会得出真知灼见。全诗: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龚自珍,一位反对八股科举制,提倡「经世致用」 的思想家及文学家。认为读书人除了要掌握经史义理外, 还要学习农、工、商等各门科目以至西方科学,杜绝空谈, 立踏实学风。他的诗集《己亥杂诗》亦极有名,我们时常耳闻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即是出于此诗集。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下一句
这句话的意思和我们现实生活很接近,就像你在一个地方上班,老板给你吃最差的伙食,让你为他干最累的事情,就是最大限度的压榨你的劳动剩余价值,你就像一头牛每天都勤劳的干活落花本是无情物下一句
下一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原文如下: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如下: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