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写过哪些诗
陶弘景的小故事
相传南北朝时,著名的道教学者、医学家、政治家陶弘景,人称 “山中宰相”,曾在瑞安陶山隐居多年,留下了许多遗迹和动人的故事。
一日,忽有一老媪拄杖登门求医,自言是底山(沙门山)青石龙村人。陶公诊脉后,采来三味草药让她带回去煎服。老媪回家,药到病除。数日后前来道谢,报以木质方印一颗,并说以后如遇久旱,可将木印在屿山东北八角桥边红岩上盖三下,底山“头梳脑背”上即有乌云涌起,雨便沛然而至。后遇天旱,试之果然应验。不久,公将此印交地方长老收藏,百姓都说那个求医送印的老媪就是沙门山的白龙娘娘。所以后来一遇天旱,人们就把通明寺内的陶公塑像抬出来祈雨。现在陶山河南村边还留有白龙庙,庙右有陶府庙,以志纪念。
陶公在屿山数年,继而迁徙到沙门山,在獐儿岩(或称麻雀岩)结草庐隐居。一个炎夏的中午,陶公身背药篓,汗涔涔地来到十字坑的潭边,只听水声潺潺,见泉水下泻碧潭,如碎玉飞溅。他就坐在潭边树荫下的青石板上歇息、纳凉。这时从山仁来了一个肩挑柴担的小伙子,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刚放下柴担.就“卜通”一声跃入潭里洗澡。陶公见状,大吃一惊,忙喊:“水太凉,快快上来!”陶公的徒弟也长叹一声:“不出三日当毙矣。”但樵夫却悠闲自在地边洗澡边笑着说:“没关系,请放心。”他游了一会,上岸来了,挑柴翻岭而去。陶公深为他的身体担忧。不料数日后,又遇到他,他挑柴健步如飞,陶公十分惊异。樵夫说:“我日日如此,实无妨害。”陶公豁然大悟,“我陶弘景做过太医令,行医数十年,自以为精通医理,竟不如山野樵夫,殊不知民间尚有强身防病之术。”自感羞愧。便顺手将所采之药,倾筐倒入飞霞岭边的溪涧中。说来也怪,翌年春天,这里绿草如茵,姹紫嫣红,长满各种药材。附近百姓经常来此采药,人们都称这里为“药齐坑”,坑顶山头也取名“药齐顶”。陶公闻讯,感叹说:“竖子知其一,不知其二,岂医理不灵哉!”师徒继续行医,为民除病。又一年,当地瘟疫流行,陶公急中生智,把研制好的百药和多年炼就的丹药投入溪水中,溪水顺流而下,陶公默默祈祷:愿饮到溪水的人太平无事。果然应验得很,百姓平安无事。后来,当地人民为了纪念陶公,就把这溪水称做“福泉”,把陶公修炼的地方改建称做“福泉寺”了。
陶公在獐儿岩寓居不久,又搬到福泉山深处十八亩坪隐居。由于经常有人来求医求药,名声愈来愈大,一直传到建康(今南京)梁武帝萧衍的耳中,萧衍原与陶弘景交情甚笃。陶公挂冠神武门,辞官在句容茅山隐居时,萧衍(此时系雍州刺史)经常遣使问计,陶公为他出了不少好主意。现在,萧衍已即帝位,听说陶公在安固(即瑞安)福泉山中隐居,就派遣二位将军来征召他还都为相。两将军带着梁武帝所赐的十斤茯苓、五斗白蜜上山。将军说明来意后,陶公却婉言谢绝说:“请将军转奏皇上,言臣归隐山野,潜心修道,精研医术,其志已决,求陛下勿怪。皇上馈赠甚丰,无以为报,有诗一首,聊表心意。”并随手写下一首诗,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两位将军无奈,只好下山,可又觉得有负圣意,难以回京缴旨,进退两难,便跳到獐儿岩边的深潭里,以身殉职。黎民百姓哀念这两位将军的忠贞,把这潭改名为:“将军潭”。大家都说陶公已在此成仙,又把沙门山改称为“仙门山”。
陶弘景在屿山、福泉山居住时,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屿山改名为陶山,在陶山背建通明寺,在福泉山建福泉寺,在獐儿岩外绿溪东首建贞白祠。这些寺、祠都用陶公的字号命名。福泉寺外,现尚留陶公修炼道术的遗迹,称 “炼丹岩”。福泉寺里曾留有陶公的手迹,现在仅知道上联是:“福泉白水山山出。”陶弘景的故事一直在陶山人民口头流传着。
陶弘景的故事
相传南北朝时,著名的道教学者、医学家、政治家陶弘景,人称 “山中宰相”,曾在瑞安陶山隐居多年,留下了许多遗迹和动人的故事。
一日,忽有一老媪拄杖登门求医,自言是底山(沙门山)青石龙村人。陶公诊脉后,采来三味草药让她带回去煎服。老媪回家,药到病除。数日后前来道谢,报以木质方印一颗,并说以后如遇久旱,可将木印在屿山东北八角桥边红岩上盖三下,底山“头梳脑背”上即有乌云涌起,雨便沛然而至。后遇天旱,试之果然应验。不久,公将此印交地方长老收藏,百姓都说那个求医送印的老媪就是沙门山的白龙娘娘。所以后来一遇天旱,人们就把通明寺内的陶公塑像抬出来祈雨。现在陶山河南村边还留有白龙庙,庙右有陶府庙,以志纪念。
陶公在屿山数年,继而迁徙到沙门山,在獐儿岩(或称麻雀岩)结草庐隐居。一个炎夏的中午,陶公身背药篓,汗涔涔地来到十字坑的潭边,只听水声潺潺,见泉水下泻碧潭,如碎玉飞溅。他就坐在潭边树荫下的青石板上歇息、纳凉。这时从山仁来了一个肩挑柴担的小伙子,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刚放下柴担.就“卜通”一声跃入潭里洗澡。陶公见状,大吃一惊,忙喊:“水太凉,快快上来!”陶公的徒弟也长叹一声:“不出三日当毙矣。”但樵夫却悠闲自在地边洗澡边笑着说:“没关系,请放心。”他游了一会,上岸来了,挑柴翻岭而去。陶公深为他的身体担忧。不料数日后,又遇到他,他挑柴健步如飞,陶公十分惊异。樵夫说:“我日日如此,实无妨害。”陶公豁然大悟,“我陶弘景做过太医令,行医数十年,自以为精通医理,竟不如山野樵夫,殊不知民间尚有强身防病之术。”自感羞愧。便顺手将所采之药,倾筐倒入飞霞岭边的溪涧中。说来也怪,翌年春天,这里绿草如茵,姹紫嫣红,长满各种药材。附近百姓经常来此采药,人们都称这里为“药齐坑”,坑顶山头也取名“药齐顶”。陶公闻讯,感叹说:“竖子知其一,不知其二,岂医理不灵哉!”师徒继续行医,为民除病。又一年,当地瘟疫流行,陶公急中生智,把研制好的百药和多年炼就的丹药投入溪水中,溪水顺流而下,陶公默默祈祷:愿饮到溪水的人太平无事。果然应验得很,百姓平安无事。后来,当地人民为了纪念陶公,就把这溪水称做“福泉”,把陶公修炼的地方改建称做“福泉寺”了。
陶公在獐儿岩寓居不久,又搬到福泉山深处十八亩坪隐居。由于经常有人来求医求药,名声愈来愈大,一直传到建康(今南京)梁武帝萧衍的耳中,萧衍原与陶弘景交情甚笃。陶公挂冠神武门,辞官在句容茅山隐居时,萧衍(此时系雍州刺史)经常遣使问计,陶公为他出了不少好主意。现在,萧衍已即帝位,听说陶公在安固(即瑞安)福泉山中隐居,就派遣二位将军来征召他还都为相。两将军带着梁武帝所赐的十斤茯苓、五斗白蜜上山。将军说明来意后,陶公却婉言谢绝说:“请将军转奏皇上,言臣归隐山野,潜心修道,精研医术,其志已决,求陛下勿怪。皇上馈赠甚丰,无以为报,有诗一首,聊表心意。”并随手写下一首诗,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两位将军无奈,只好下山,可又觉得有负圣意,难以回京缴旨,进退两难,便跳到獐儿岩边的深潭里,以身殉职。黎民百姓哀念这两位将军的忠贞,把这潭改名为:“将军潭”。大家都说陶公已在此成仙,又把沙门山改称为“仙门山”。
陶弘景在屿山、福泉山居住时,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屿山改名为陶山,在陶山背建通明寺,在福泉山建福泉寺,在獐儿岩外绿溪东首建贞白祠。这些寺、祠都用陶公的字号命名。福泉寺外,现尚留陶公修炼道术的遗迹,称 “炼丹岩”。福泉寺里曾留有陶公的手迹,现在仅知道上联是:“福泉白水山山出。”陶弘景的故事一直在陶山人民口头流传着。
谁有李时珍的老板字本草纲目?
李时珍50.8万 46"
李时珍 [lǐ shí zhēn]
明朝医药学家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6个义项
展开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1]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2][3] 被后世尊为 “药圣”
1982年,其墓地李时珍陵园(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弘景的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虽然梁武帝对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誉。但在南梁时期,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陶弘景作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于压力出走远游。最后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一世而亡的下场。
陶弘景被迫受戒后,假借悼念沈约之实,诉说自己痛苦之心境。苏东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实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陶弘景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
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
陶弘景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惜多亡佚。至今尚存者有《真诰》、《太玄真一本际经·道性品》、《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肘后百一方》、《本草经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合丹药诸法节度》、《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他还编订了道教的神仙谱系。
陶弘景编订的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称《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诸多仙真,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
参考资料来源: 陶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