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短信大全网>诗歌大全> 正文 2019-09-07 10:20

会挽雕弓如满月赏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作者:苏轼(宋代)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辛弃疾会挽雕弓如满月

辛弃疾会挽雕弓如满月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水调歌头》 宋·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愤慨。)

怎样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怎样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是料想之词,应当,定会,一定。“挽”,拉,牵引。挽弓如满月,表示勇武有力。如杜甫有“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的诗句。“西北望”是倒装句,可还原为“望西北”。“西北”是对异域(少数民族地区)的泛称。具体是指北宋时西北、北方的西夏政权。全句意思是说:那我一定要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诗人强烈的报国之心至此和盘托出。句中的“挽”、“望”、“射”是三个顺序联贯的动作,勾画了一个动感鲜明的特写镜头,诗人是以挽弓射箭的壮举,来表达内心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在这里感情达到了高潮,从而十分鲜明地表达了这首词的爱国主义主题。

鬓微霜又何妨 会挽雕弓如满月 赏析

鬓微霜又何妨 会挽雕弓如满月 赏析

会满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会满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2. 当年北宋统治者比较软弱。经常受周边少数民族侵扰。西夏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北宋西北,今甘肃宁夏一带,都城在银川。其中的“西北望,射天狼”就是影射宿敌西夏王国。

  3. 作者当时被贬为密州刺史,但心中仍希望为国效力,因此在一次出猎中,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