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谁的诗
这是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诗中,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预示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认真读书,不断求新求异,不断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参考资料:_观书有感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上一句是什么?
《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赏析: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意思?
释义:
因为有不容易枯竭的水源不停地为它输送活水。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活水”是什么意思?
释义:
因为有不容易枯竭的水源不停地为它输送活水。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书籍、电视、电脑中,大量的信息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方便,我们的作文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信息。
书籍洗涤我的心灵
五千的华夏文明浓缩成一部部书籍,我总喜欢在书籍的海洋中畅游,汲取知识的养分。我爱背诵古诗词,爱看各种文学和科学类的作品,就连地理历史以及探案小说都在我的涉猎范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潜移默化之中,我也渐渐地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作文的水平也大有提高。
电视开阔我的视野
和书籍相比,电视是近代的发明,现在,电视已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茶余饭后,人们总习惯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这真是一种温馨无比的场面,每天中午的新闻30分是我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佳肴,人在家中坐,尽知天下事,就像张开了一双慧眼,我离世界很近,新闻30分浓缩了当今世界每一天的重大事件,通过电视新闻,我不仅看到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看到了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的成功对接,还看到了饥饿的非洲难民,看到了渴望知识的山区孩子,看到了汶川、青海的地震灾区和万众一心的灾后重建,看到了许多许多的事情。这些都为我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使我紧贴生活,把握时代脉搏。从电视新闻中得来的题材,让我的作文如同潺潺的流水般常换常新。
电脑升华我的作文
现在的科技发达了,几乎家家都有一台电脑,当然,我也不例外,当今电脑给我们小学生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有不会的字,在网上用辞海一查,就可以马上得到答案。若是有不会的问题,只需要你输入几个关键词,即刻就可以方便的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如同一个专门为你量身定做的知识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省去了查找大量书籍的麻烦。
在复杂的网络之中,使我受益最大的就是校讯通了。
在三年级时,班主任杨老师让我们加入校讯通,开通校讯通博客,从此,我认识了校讯通这个好帮手,和校讯通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我只是一只什么都不会的“菜鸟”,看到校讯通有那么多的美文,有那么多优秀的博友,甚至还有像小城说雨老师专门指导写作,让我惊叹不已。在博友的帮助下,我开始在博客上创建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我渐渐的喜欢上了写作,喜欢上了校讯通。我成了一个小网虫,没事的时候总喜欢上网去看看,有多少优秀的博文值得我学习,我的博文又有多少评论和关注。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我成了梦寐以求的博腕儿,戴上了金灿灿的小皇冠,这个小皇冠,里面有我的辛劳和汗水,更有大家的鼓励和支持。
前一段时间,校讯通又推出了新的项目——众享课程,在这里,你可以学到许多丰富的知识,在这里,你可以遇到许多幽默风趣的老师,不仅有名师与你面对面讲课,还有课后测评等着你来完成。
与优秀的人为邻,自己也会变得优秀,和快速前进的人做伴,自己也会加快脚步,校讯通带给我的帮助是无穷的,它就像一位大朋友一样,帮我解答疑难。使我从一只什么都不会的小菜鸟,变成了展翅翱翔的雏鹰。
作为信息时代的我们,是何等的幸运!信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洗涤了我们的心灵,升华了我们的作文,使我们茁壮成长。
离开了信息的作文,就如同一潭死水,不论用多少华丽的词藻都无法展现鲜活的魅力。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这方美丽的天地,绝对离不开信息这条活水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