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诗词佳句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名句如下: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与元宵节有关的古诗名句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名句: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唐代: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解语花·上元
宋代:周邦彦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元宵节的古诗诗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词四句
生查子·元夕作者: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正月十五夜灯
作者: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十五夜观灯
作者: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端午节诗词名句
屈原塔 (苏轼)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端午日赐衣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